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傳播途徑主要有飛沫傳播、氣溶膠傳播、接觸傳播、母嬰垂直傳播、污染物間接傳播。
1、飛沫傳播:
流感患者在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會產生含有病毒的飛沫,直徑通常大于5微米。這些飛沫可在1米范圍內直接進入他人呼吸道黏膜。飛沫在空氣中懸浮時間較短,但近距離接觸時傳染風險極高。預防措施包括保持社交距離、佩戴口罩。
2、氣溶膠傳播:
在密閉空間內,患者產生的微小飛沫核(直徑小于5微米)可形成氣溶膠懸浮數(shù)小時。這類顆粒能突破普通外科口罩的過濾層,通過空調系統(tǒng)遠距離傳播。醫(yī)院插管等醫(yī)療操作會顯著增加氣溶膠產生,需使用N95口罩防護。
3、接觸傳播:
病毒附著在門把手、電梯按鈕等物體表面可存活24-48小時。接觸污染表面后未洗手即觸摸眼鼻口會導致感染。75%酒精、含氯消毒劑可有效滅活環(huán)境中的病毒,高頻接觸區(qū)域應每日消毒3-4次。
4、母嬰傳播:
孕婦感染流感病毒可能通過胎盤或產道傳染胎兒,新生兒免疫系統(tǒng)未發(fā)育完全易出現(xiàn)重癥。妊娠期接種滅活流感疫苗可使胎兒獲得被動免疫,抗體保護可持續(xù)至出生后6個月。
5、污染物傳播:
被病毒污染的紙巾、餐具等物品處理不當可能造成間接傳播。病毒在棉織物上存活8-12小時,不銹鋼表面存活24-48小時。污染物應密封后處理,耐高溫物品可煮沸消毒15分鐘以上。
流感流行期間應保持每日開窗通風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鐘,使室內外空氣充分交換。合理使用空氣凈化器可降低密閉空間病毒濃度,選擇CADR值大于300立方米/小時、具備H13級HEPA濾網的產品效果更佳。適當進行八段錦、太極拳等溫和運動有助于增強呼吸道防御功能,運動時心率控制在(220-年齡)×60%范圍內為宜。飲食需保證每日攝入優(yōu)質蛋白質如雞蛋、魚肉等,補充富含維生素C的獼猴桃、鮮棗等水果,深色蔬菜攝入量應達300克以上。出現(xiàn)持續(xù)高熱、胸悶氣促等癥狀需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