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病患者在腎功能嚴重衰竭、無法維持正常代謝功能時需要透析治療。透析的適應癥主要有腎小球濾過率低于15毫升/分鐘、出現尿毒癥癥狀、嚴重電解質紊亂、藥物無法控制的高鉀血癥、急性腎功能衰竭伴多器官功能障礙。
1、腎小球濾過率低:
當腎小球濾過率持續(xù)低于15毫升/分鐘時,腎臟已喪失90%以上功能,無法有效清除代謝廢物。此時需開始規(guī)律透析治療,常用方式包括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颊呖赡艹霈F貧血、骨代謝異常等并發(fā)癥,需同步進行營養(yǎng)支持和并發(fā)癥管理。
2、尿毒癥癥狀:
出現頑固性惡心嘔吐、皮膚瘙癢、意識模糊等尿毒癥癥狀時,提示毒素蓄積已達危險水平。這些癥狀可能與中分子毒素堆積、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消化道功能紊亂、神經系統(tǒng)異常。及時透析可快速清除毒素,改善臨床癥狀。
3、電解質紊亂:
血鉀濃度持續(xù)高于6.5毫摩爾/升時易引發(fā)致命性心律失常,需緊急透析降鉀。嚴重代謝性酸中毒(動脈血pH值低于7.1)或血鈉濃度異常也會損害器官功能。這些紊亂通常與腎臟排鉀、排酸功能障礙有關,表現為心電圖異常、呼吸深快等癥狀。
4、容量負荷過重:
利尿劑無效的嚴重水腫、急性肺水腫或難以控制的高血壓,提示體液調節(jié)失衡。這種情況可能與腎小球濾過功能喪失、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tǒng)激活有關,通常表現為呼吸困難、頸靜脈怒張。透析能快速清除多余水分,緩解心臟負荷。
5、急性腎損傷:
突發(fā)無尿超過12小時或血肌酐每日升高超過44.2微摩爾/升時,需考慮急性腎損傷。常見于嚴重感染、創(chuàng)傷或中毒等情況,多伴有氮質血癥進行性加重。連續(xù)性腎臟替代治療可穩(wěn)定內環(huán)境,為腎功能恢復創(chuàng)造條件。
腎病患者日常需嚴格限制水分和鈉鹽攝入,每日飲水量應為前日尿量加500毫升。蛋白質攝入宜選擇優(yōu)質蛋白,控制在每公斤體重0.6-0.8克。避免高鉀食物如香蕉、土豆,定期監(jiān)測血壓和體重變化。適度進行低強度有氧運動,如散步、太極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鐘。保持規(guī)律作息,預防感染,按時復查腎功能和電解質指標。心理上可通過正念訓練緩解焦慮,家屬應給予情感支持,共同參與疾病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