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流鼻涕可通過飲食調理輔助緩解癥狀,適宜食物包括姜糖水、白蘿卜湯、雪梨燉冰糖、蔥白粥和百合銀耳羹。
1、姜糖水:
生姜具有發(fā)散風寒作用,紅糖能溫中補虛。將3片生姜與10克紅糖加水煮沸5分鐘,待溫度適宜后飲用。姜糖水適合風寒型流清涕的寶寶,每日1-2次,連續(xù)飲用3天。注意周歲內嬰兒不宜食用蜂蜜或過量糖分。
2、白蘿卜湯:
白蘿卜含芥子油成分能化痰通氣,對鼻塞流涕有緩解作用。取白蘿卜100克切片煮湯,可加入少量陳皮增強化痰效果。適合6個月以上寶寶分次飲用,脾胃虛寒者需減少用量。白蘿卜中的維生素C還能增強呼吸道免疫力。
3、雪梨燉冰糖:
雪梨性涼潤肺,對風熱型流黃涕有效。去皮雪梨1個挖核填入冰糖5克,隔水蒸20分鐘。1歲以上寶寶可分兩次食用果肉和湯汁。雪梨中的熊果苷具有抗炎作用,但腹瀉患兒應慎用。
4、蔥白粥:
蔥白含有揮發(fā)性大蒜素能通竅散寒。取粳米50克煮粥,加入帶須蔥白3根再煮5分鐘。8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米粥部分,蔥白撈出棄用。蔥白粥宜趁熱少量多次服用,能改善鼻腔黏膜血液循環(huán)。
5、百合銀耳羹:
百合潤肺止咳,銀耳富含多糖增強免疫力。干銀耳5克泡發(fā)后與鮮百合20克燉煮至粘稠。適合1歲以上過敏性鼻炎的寶寶,可加入少量枸杞。銀耳中的膠質能保護呼吸道黏膜,緩解鼻涕刺激。
除食療外需保持室內濕度50%-60%,每日通風2次。6個月以下嬰兒出現流涕應盡早就醫(yī),避免自行喂食。哺乳期媽媽可增加維生素A、C攝入,通過乳汁傳遞免疫成分。觀察寶寶鼻涕顏色變化,清涕轉黃或持續(xù)3天以上需兒科就診。避免給幼兒食用辛辣、冰冷及過敏原食物,保證充足睡眠有助于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