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的早期癥狀及危害

風濕性心臟病的早期癥狀主要有活動后心悸氣短、關節(jié)疼痛、疲勞乏力、夜間陣發(fā)性呼吸困難、不明原因發(fā)熱等,可能引發(fā)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等危害。風濕性心臟病是鏈球菌感染后免疫反應導致的心臟瓣膜損害,需結合抗感染治療與心臟功能保護。
早期患者在爬樓梯或快步行走時出現心跳加速伴呼吸急促,與心臟瓣膜狹窄或關閉不全導致的血流動力學異常有關。二尖瓣最常受累,可能伴隨胸悶或胸前區(qū)壓迫感。輕度癥狀可通過限制體力活動緩解,中重度需超聲心動圖評估后使用地高辛片、呋塞米片等藥物改善心功能。
約半數患者出現膝關節(jié)、踝關節(jié)等大關節(jié)游走性腫痛,呈對稱性分布,與鏈球菌感染引發(fā)的免疫復合物沉積相關。關節(jié)癥狀多先于心臟表現,可能伴有皮膚環(huán)形紅斑。急性期需臥床休息,使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或潑尼松片控制炎癥,慢性期需預防鏈球菌再感染。
由于心臟泵血效率下降導致組織灌注不足,患者常感持續(xù)疲倦,輕微活動即需休息。可能合并面色蒼白、四肢發(fā)冷等末梢循環(huán)不良表現。需調整作息避免過度勞累,血紅蛋白低于正常時可配合琥珀酸亞鐵片等糾正貧血。
平臥時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迫使患者夜間突然憋醒并需端坐呼吸,提示左心功能失代償。聽診可聞及肺部濕啰音,X線可見肺紋理增粗。需抬高床頭睡眠,緊急時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長期需使用螺內酯片等減輕心臟負荷。
低至中度發(fā)熱持續(xù)1-2周,體溫37.5-39℃,與鏈球菌感染或自身免疫反應相關。可能伴隨血沉增快、C反應蛋白升高。需完善咽拭子培養(yǎng),確診后注射芐星青霉素,反復發(fā)作者可考慮長效青霉素預防。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需保持低鹽飲食并控制每日飲水量,避免加重心臟負擔。適度進行散步、太極拳等有氧運動,但需監(jiān)測心率不超過靶心率的70%。冬季注意保暖防感冒,每3-6個月復查心臟超聲。出現下肢水腫、咯粉紅色泡沫痰等表現時須立即就醫(yī),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瓣膜修復或置換手術。
早產兒先天性心臟病和早產有關嗎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常見類型有
心臟病休克后還能活嗎
小兒先天性心臟病分為哪幾類癥狀和體征
心臟竇性心律過緩是怎么回事
瓣膜病的心臟雜音
風濕性心臟病會引起肺炎嗎嚴重嗎
心臟動脈瘤是什么意思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