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癌因素在身邊,這5個做飯習慣藏隱患,快看看你家有沒有

炒菜時飄散的油煙里,可能藏著致癌的"隱形殺手"!很多人不知道,日常做飯的某些習慣正在悄悄損害健康。今天就來揪出廚房里的5個危險操作,看完趕緊檢查下你家廚房。
1、高溫產(chǎn)生的致癌物
食用油加熱到冒煙時(約200℃),會產(chǎn)生苯并芘等強致癌物。特別是花生油、葵花籽油煙點較低,更易產(chǎn)生有害物質。
2、正確做法
熱鍋涼油,放入蔥姜測試油溫,當周邊出現(xiàn)小氣泡時(約150℃)即可下菜。改用煙點高的油更適合爆炒。
1、殘留油脂的隱患
鍋底殘留的油脂和食物殘渣,再次高溫加熱會產(chǎn)生更多有害物質。長期如此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2、正確做法
每次炒完菜務必徹底清洗炒鍋,頑固焦糊處可用小蘇打水浸泡后再刷洗。
1、隱形的高濃度油煙
炒菜結束后繼續(xù)開抽油煙機3-5分鐘,才能完全吸走懸浮的PM2.5。立即關閉會導致有害顆粒物在廚房擴散。
2、正確做法
炒菜前3分鐘開啟油煙機,結束后保持運轉至油煙完全排凈。定期清洗油網(wǎng)保證吸力。
1、氧化變質的危害
油炸過的油會產(chǎn)生醛類、酮類等氧化產(chǎn)物,這些物質會加速細胞老化,增加患病風險。
2、正確做法
炸過一次食物的油建議丟棄,若必須重復使用,要過濾雜質且不超過2次,避免高溫煎炸。
1、交叉污染風險
生肉砧板上的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可能通過砧板污染涼拌菜,引發(fā)腹瀉甚至食物中毒。
2、正確做法
準備兩套砧板刀具,生熟嚴格分開。木質砧板每月用鹽+檸檬深度清潔,塑料砧板定期用沸水燙洗。
這些危險習慣可能你家也有!趕緊轉發(fā)給經(jīng)常下廚的家人,小小改變就能大幅降低健康隱患。記住,防癌從廚房細節(jié)開始,別讓每天的三頓飯變成"慢性毒藥"。
醫(yī)生調查300名淋巴瘤患者,發(fā)現(xiàn):患淋巴瘤的人,大多有4大共性
醫(yī)生告誡:最容易誘發(fā)癌癥的行為,不是飲食,而是長期做3件事
癌癥去世的人越來越多?醫(yī)生:寧愿去看電影,也要少做這3件事
癌癥患者一點肥肉不能吃?再三勸告:過一次癮,4個后果承擔不起
口腔癌是怎么來的?這6個因素,或是誘發(fā)口腔癌的“催化劑”
家里這5樣東西都是致癌物嗎?提醒:這樣做或許等于慢性自殺
4種魚已被列入“致癌名單”,吃多了或致癌!再愛吃也別貪嘴
研究發(fā)現(xiàn):不容易長腫瘤的人,大都有3個共性,你占了幾條?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