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頸椎病的中藥有哪些

治療頸椎病可遵醫(yī)囑使用頸復康顆粒、根痛平顆粒、通絡活血膠囊、天麻丸、壯骨關節(jié)丸等中藥。頸椎病多由長期勞損、風寒濕邪侵襲、氣血瘀滯等因素引起,表現為頸部疼痛、活動受限、頭暈等癥狀,需結合具體證型辨證用藥。
頸復康顆粒由羌活、川芎、葛根等組成,具有活血通絡、散風止痛的功效,適用于神經根型頸椎病引起的頸肩僵硬、手臂麻木。該藥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神經壓迫癥狀。服藥期間需避免受涼,高血壓患者慎用。
根痛平顆粒含白芍、延胡索、三七等成分,主要用于氣滯血瘀型頸椎病,對急性發(fā)作的刺痛、轉側困難效果顯著。其活血化瘀作用可減輕椎間盤突出對神經根的刺激。胃腸虛弱者宜飯后服用,避免與辛辣食物同食。
通絡活血膠囊以丹參、當歸、雞血藤為主藥,針對風寒濕邪阻滯經絡導致的頸部酸沉、畏寒怕冷。該藥能祛風除濕、溫經通絡,適合長期伏案工作者。服用時應注意觀察是否出現皮膚過敏反應。
天麻丸含天麻、杜仲、牛膝等,適用于肝腎不足型頸椎病伴隨頭暈目眩、耳鳴癥狀。其平肝息風、補益肝腎的作用可改善椎動脈供血。陰虛火旺者需調整劑量,避免與咖啡因類飲品同服。
壯骨關節(jié)丸由骨碎補、續(xù)斷、熟地黃等組成,對頸椎退行性病變引起的骨質增生、活動彈響有效。該藥可強筋壯骨、延緩軟骨退化。服藥期間需配合頸部功能鍛煉,嚴重骨質疏松患者應咨詢醫(yī)師。
中藥治療頸椎病需根據辨證分型選擇,風寒濕型宜用溫經散寒藥,氣滯血瘀型選用活血化瘀藥,肝腎虧虛型側重補益肝腎。日常應避免長時間低頭,每1小時活動頸部5分鐘,睡眠時選擇高度適中的枕頭。急性發(fā)作期可配合熱敷或艾灸風池、肩井等穴位,若出現上肢放射性疼痛或行走不穩(wěn)需及時復查頸椎MRI。飲食宜多食黑豆、核桃等補腎食材,忌生冷油膩。所有藥物均須在中醫(yī)師指導下使用,不可自行配伍或增減劑量。
中醫(yī)治療頸椎病有什么方法
神經根型頸椎病怎樣治療
頸椎骨質增生的治療方法
治療頸椎病的膏藥
頸椎壓迫神經要如何治療
推拿可以治療頸椎病嗎
頸椎病的原因是什么
頸椎壓迫神經能自愈嗎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