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后窩筋疼痛治療方法

膝蓋后窩筋疼痛多由運動損傷、寒濕侵襲、肝腎不足、氣血瘀滯或退行性病變引起,可通過中藥外敷、針灸推拿、功能鍛煉、藥物內(nèi)服及物理療法緩解。
劇烈運動或姿勢不當導致腘繩肌拉傷,表現(xiàn)為局部腫脹壓痛。急性期需冰敷制動,48小時后改用活血化瘀中藥外敷,如梔子粉調(diào)黃酒外涂,配合推拿手法松解粘連?;謴推谶M行直腿抬高訓練,每組10次每日3組。
長期涉水受涼致氣血運行不暢,疼痛遇冷加重。艾灸委中、承山穴各15分鐘,每日1次;內(nèi)服獨活寄生湯加減,含獨活12g、桑寄生15g。居家可用花椒30g煮水熏洗患處,水溫保持40℃為宜。
中老年肝腎不足致筋脈失養(yǎng),疼痛纏綿伴膝軟無力。六味地黃丸配合杜仲15g、牛膝10g煎服,每周3次藥膳如黑豆燉豬蹄。練習八段錦兩手攀足固腎腰動作,每日晨起練習5遍。
久坐久站致氣滯血瘀,疼痛如針刺。刺絡拔罐在委中穴放血3-5滴,每周1次;內(nèi)服血府逐瘀湯含當歸12g、川芎10g。居家可用紅花油配合掌根環(huán)形按摩,每次10分鐘每日2次。
膝關節(jié)退變累及后方肌腱,晨僵明顯。超聲波治療配合熏蒸療法,藥物選用威靈仙、海桐皮各20g。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膠囊,每日1500mg分3次服用。疼痛持續(xù)需骨科排查半月板損傷。
日常避免爬山爬樓梯等負重運動,游泳和騎自行車更適合養(yǎng)護膝關節(jié)。飲食多攝入富含膠原蛋白的牛筋湯、魚鰾,搭配山藥薏仁粥健脾祛濕。睡眠時腘窩處墊軟枕保持微屈狀態(tài),每日熱水泡腳后搓涌泉穴100次促進氣血循環(huán)。癥狀反復或伴關節(jié)變形需及時就醫(yī)排除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
小腹墜脹疼痛怎么辦女性
復禾遷移
腳踝受風寒疼痛怎么辦
復禾遷移
腳踝關節(jié)疼痛掛什么科
復禾遷移
肛漏術后一月突發(fā)肛門疼痛
復禾遷移
左腹部疼痛女性什么原因
復禾遷移
小腿疼痛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復禾遷移
大腳骨處疼痛怎么辦
復禾遷移
比目魚肌疼痛怎么恢復
復禾遷移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