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治療急性痙攣性截癱的偏方:
中醫(yī)治療急性痙攣性截癱,多采用中醫(yī)調(diào)理、針灸、按摩等系統(tǒng)治療。
一取穴
主穴:損傷平面1~兩個棘突和下1~督脈穴和夾脊穴兩個棘突,膈俞。
配穴:分四組。1.關(guān)元、中極、天樞;2.秩邊、殷門、委中、昆侖;3.腿關(guān)、伏兔、足三里、沖陽;4.環(huán)跳、陽陵泉、絕骨、丘墟。
二治法
主穴每次均取,配穴第一組每次取2~3個穴位,余每次取一組。脈沖刺法:左手食指和中指固定上下兩個棘點之間的皮膚,右手持有針,針尖垂直刺入,緩慢均勻插入,測量針尖的阻力,體驗指尖的感覺。如果棘突因骨折或脫位而改變,可根據(jù)損傷平面上下選擇脈沖穴位的原則,添加其他脈沖穴位。針的深度一般為1.5~2.5英寸,當您感到彈性阻力刺中的黃色韌帶,局部腫脹、重量和酸度時,您仍然可以繼續(xù)針灸。一旦指出有空虛感,患者有意識地將針感覺放射到下肢或會陰兩側(cè),則不得深刺,并將針稍微提起。施平補瀉。穴位應盡可能生氣,施平補瀉。留針20~40分鐘。每天或隔天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間隔3~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