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呼吸是通過吹氣將氧氣送入患者肺部,幫助其恢復(fù)自主呼吸。這一急救方法主要用于呼吸驟?;蛐呐K驟停的患者,通過口對口或使用輔助設(shè)備將氣體送入患者肺部,維持其生命體征。
1.人工呼吸的原理與目的
人工呼吸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外力將氧氣輸送到患者肺部,維持其血氧水平,避免因缺氧導致器官損傷或死亡。吹氣時,施救者將呼出的氣體(含16%-17%的氧氣)通過患者口腔送入其肺部,幫助患者完成氣體交換。這一過程模擬了正常的呼吸機制,但需要施救者具備一定的急救知識和技巧。
2.人工呼吸的操作步驟
施救者需要先確保患者呼吸道暢通,清除口腔內(nèi)的異物或分泌物。接著,將患者頭部后仰,捏住其鼻子,用嘴完全覆蓋患者的口腔,緩慢吹氣約1秒鐘,觀察患者胸部是否隆起。吹氣后,松開鼻子,讓患者自然呼氣。重復(fù)這一過程,每分鐘約10-12次,直到患者恢復(fù)自主呼吸或?qū)I(yè)救援到達。
3.人工呼吸的注意事項
施救者需注意吹氣的力度和頻率,避免過度通氣導致患者肺部損傷。同時,確保吹氣時患者胸部有明顯起伏,否則可能提示呼吸道未完全暢通。對于兒童或嬰兒,吹氣量應(yīng)適當減少,頻率可適當增加。此外,施救者在操作過程中應(yīng)保持冷靜,避免因緊張導致操作失誤。
4.人工呼吸的輔助設(shè)備
在專業(yè)急救場景中,人工呼吸可通過面罩、氣囊等設(shè)備輔助完成。面罩能夠更好地密封患者口鼻,減少氣體泄漏;氣囊則可通過手動擠壓將氣體送入患者肺部,提高效率。這些設(shè)備的使用需要經(jīng)過專業(yè)培訓,以確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