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前大便常規(guī)檢查主要用于評估消化系統(tǒng)健康狀況,篩查潛在感染、炎癥或出血等問題。通過檢測大便的顏色、性狀、隱血、白細胞、寄生蟲等指標,醫(yī)生可以判斷是否存在消化道感染、炎癥性腸病、腸道寄生蟲感染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檢查結果有助于制定更安全的手術方案,降低術中術后風險。
1.顏色和性狀:正常大便為黃褐色,成形且軟硬適中。顏色異常如黑色、紅色或灰白色,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膽汁排泄障礙或肝臟疾病。性狀異常如稀便、水樣便或硬結便,可能與腸道感染、消化不良或便秘有關。術前發(fā)現異常需進一步檢查,明確病因并針對性治療。
2.隱血試驗:用于檢測大便中是否存在肉眼不可見的血液。陽性結果可能提示消化道出血,如胃潰瘍、腸息肉或結腸癌等。術前發(fā)現隱血陽性需結合胃鏡、腸鏡等檢查明確出血部位,必要時進行止血治療或手術干預。
3.白細胞檢查:大便中出現白細胞通常提示腸道感染或炎癥性腸病。如細菌性痢疾、潰瘍性結腸炎等。術前發(fā)現白細胞增多需進行病原學檢查,針對性使用抗生素或抗炎藥物,控制感染或炎癥后再行手術。
4.寄生蟲檢查:用于篩查腸道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阿米巴原蟲等。術前發(fā)現寄生蟲感染需使用驅蟲藥物,如阿苯達唑、甲硝唑等,徹底清除寄生蟲后再行手術,避免術后感染或并發(fā)癥。
5.其他指標:如脂肪球、淀粉顆粒等,可能提示消化不良或吸收不良。術前發(fā)現需調整飲食結構,補充消化酶或營養(yǎng)支持,改善消化功能后再行手術。
術前大便常規(guī)檢查是評估消化系統(tǒng)健康的重要步驟,能夠發(fā)現潛在問題并針對性處理,降低手術風險。檢查結果異常需結合其他檢查手段明確病因,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后再行手術,確保手術安全性和術后恢復順利。術前檢查的全面性和準確性直接關系到手術的成功率和患者的康復效果,務必重視并配合醫(yī)生完成相關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