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積液是指胸膜腔內異常積聚的液體,可能由感染、炎癥、腫瘤或心血管疾病等多種原因引起。胸腔積液的主要類型包括漏出液和滲出液,前者多與心力衰竭、低蛋白血癥等有關,后者常見于肺炎、結核或惡性腫瘤?;颊呖赡艹霈F呼吸困難、胸痛、咳嗽等癥狀,需通過胸部影像學檢查和胸腔穿刺確診。
漏出性胸腔積液通常與全身性疾病相關。心力衰竭導致靜脈壓力升高,液體從血管滲入胸膜腔。低蛋白血癥使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水分滯留于組織間隙。腎病綜合征患者因大量蛋白尿丟失血漿蛋白,也可能引發(fā)積液。這類積液多為雙側對稱,液體清亮且蛋白含量低。
滲出性胸腔積液多由胸膜局部病變引起。細菌性肺炎可刺激胸膜產生炎性滲出,液體渾濁且含有大量白細胞。肺結核常伴隨單側胸腔積液,胸水中可檢測到結核桿菌。惡性腫瘤如肺癌或乳腺癌轉移至胸膜時,積液增長迅速且可能帶血性。部分自身免疫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也會導致滲出液形成。
特殊類型的胸腔積液包括膿胸和乳糜胸。膿胸由化膿性感染導致,積液呈膿性且伴有高熱。乳糜胸因胸導管破裂使乳糜液進入胸腔,常見于胸部外傷或淋巴瘤。血胸則多與創(chuàng)傷、血管畸形或抗凝治療相關,積液中紅細胞壓積超過外周血的50%。
診斷時需結合病史與輔助檢查。胸部X線可顯示肋膈角變鈍或大片致密影,超聲能定位少量積液并引導穿刺。胸腔穿刺液應進行生化、細胞學和微生物學檢測。腺苷脫氨酶升高提示結核性胸膜炎,腫瘤標志物異常需警惕惡性積液。部分病例需通過胸膜活檢明確病因。
治療需針對原發(fā)病因并緩解癥狀。細菌性胸膜炎需使用注射用頭孢曲松鈉或左氧氟沙星氯化鈉注射液抗感染,結核性積液應規(guī)范服用異煙肼片聯合利福平膠囊。惡性積液可胸腔注射順鉑注射液控制進展。大量積液引起呼吸困難時需行胸腔閉式引流。日常應注意監(jiān)測呼吸狀況,避免劇烈運動加重氣促,保證高蛋白飲食有助于改善低蛋白血癥導致的積液。若出現發(fā)熱或呼吸困難加重應及時就醫(yī)復查。
174次瀏覽 2025-03-21
57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187次瀏覽 2025-07-15
96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837次瀏覽
237次瀏覽
414次瀏覽
577次瀏覽
54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