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士貧血可能由鐵攝入不足、慢性失血、造血功能障礙、維生素缺乏、遺傳性疾病等原因引起。貧血是指外周血中紅細胞數(shù)量或血紅蛋白濃度低于正常值,男性血紅蛋白低于120克每升可診斷為貧血。
長期偏食或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合理可能導致鐵元素攝入不足。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重要原料,缺鐵會影響紅細胞生成。常見于長期素食者、飲食不規(guī)律人群??赏ㄟ^增加動物肝臟、紅肉、菠菜等富含鐵的食物改善,必要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服用硫酸亞鐵片、右旋糖酐鐵口服液、蛋白琥珀酸鐵口服溶液等補鐵藥物。
消化道潰瘍、痔瘡反復出血等慢性失血性疾病會導致鐵流失過多。長期少量失血可能無明顯癥狀,但會逐漸消耗體內(nèi)鐵儲備。胃潰瘍可能伴隨上腹痛、黑便等癥狀,痔瘡常見便血、肛門不適。需針對原發(fā)病治療,如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治療胃潰瘍,配合琥珀酸亞鐵片糾正貧血。
骨髓造血功能異常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疾病會影響紅細胞生成。這類疾病可能伴隨白細胞、血小板減少,表現(xiàn)為乏力、感染、出血傾向。需進行骨髓穿刺確診,治療包括環(huán)孢素軟膠囊、司坦唑醇片等藥物,嚴重者需造血干細胞移植。
維生素B12或葉酸缺乏會導致巨幼細胞性貧血。長期飲酒、胃切除術(shù)后可能影響維生素B12吸收,表現(xiàn)為舌炎、四肢麻木。葉酸缺乏常見于蔬菜攝入不足者。治療需補充維生素B12注射液、葉酸片,同時調(diào)整飲食結(jié)構(gòu)。
地中海貧血、鐮刀型貧血等遺傳性血紅蛋白病在南方地區(qū)較常見。這類疾病多自幼發(fā)病,可能伴隨黃疸、脾腫大。輕型可能無需治療,重型需定期輸血,部分患者需使用羥基脲片或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
建議貧血患者保持均衡飲食,適量增加紅肉、動物肝臟、深色蔬菜等富含鐵和維生素的食物攝入。避免濃茶、咖啡影響鐵吸收。適度運動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環(huán),但需避免過度勞累。出現(xiàn)持續(xù)乏力、頭暈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查明貧血原因后針對性治療,不可自行長期服用補血藥物。
878次瀏覽 2023-09-06
96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145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187次瀏覽 2025-07-15
150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176次瀏覽
228次瀏覽
237次瀏覽
302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