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肺結核是指肺結核病灶經治療或自愈后遺留的纖維化、鈣化等非活動性病變。這類病灶通常無傳染性,但可能伴隨胸膜增厚、肺組織瘢痕等結構改變,主要分為鈣化灶、纖維索條影、胸膜黏連等類型。
鈣化灶是結核桿菌被機體免疫系統包裹后形成的鈣鹽沉積,常見于肺尖或上葉后段。X線或CT檢查表現為高密度點狀、結節(jié)狀陰影,質地堅硬。這類病灶提示既往結核感染已完全愈合,無須特殊處理,但需與肺癌鈣化相鑒別。若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鈣化灶中休眠的結核桿菌存在極低概率復活可能。
纖維索條影是肺組織修復過程中形成的條帶狀瘢痕,多由未完全吸收的滲出性病變機化導致。影像學顯示為線狀或網格狀高密度影,可能引起局部支氣管擴張或肺容積縮小。部分患者可能出現活動后輕度氣促,通常無須治療,但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需定期評估肺功能。
胸膜黏連常繼發(fā)于結核性胸膜炎,表現為臟層與壁層胸膜增厚黏連,可導致肋膈角變鈍或胸廓塌陷?;颊呖赡苡谐掷m(xù)性胸痛或深呼吸受限,嚴重者可影響肺通氣功能。對于黏連范圍廣泛且癥狀明顯者,可考慮胸膜剝脫術,但多數患者通過呼吸訓練可代償。
鄰近結核病灶的支氣管可能因瘢痕收縮出現狹窄或扭曲,易繼發(fā)反復感染。CT可見支氣管壁增厚、管腔不規(guī)則狹窄,患者可能出現慢性咳嗽、咳痰等癥狀。建議每年進行1次胸部CT隨訪,若合并感染可遵醫(yī)囑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抗生素。
陳舊性病灶可能增加肺曲霉球、瘢痕癌等繼發(fā)病變風險。曲霉球多表現為空洞內球形陰影伴新月征,需使用伏立康唑片治療;瘢痕癌特征為病灶周邊出現毛刺或分葉,確診需病理活檢。長期吸煙者或粉塵接觸者應加強肺癌篩查。
陳舊性肺結核患者應每年進行胸部影像學復查,戒煙并避免接觸粉塵。保持適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有助于改善肺功能,飲食需保證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A攝入,可適量食用雞蛋、胡蘿卜等食物。若出現咯血、消瘦等新發(fā)癥狀需立即就診,排除活動性結核或惡性腫瘤可能。
149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571次瀏覽 2025-10-24
676次瀏覽 2024-01-05
125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401次瀏覽 2024-09-25
125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280次瀏覽
485次瀏覽
725次瀏覽
597次瀏覽
55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