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血管瘤的治療方法有很多,常用的就是激光、冷凍等,針對面積較大的血管瘤,也可以行手術(shù)切除。還有一部分患兒是不需要治療的,隨著年齡的增長,血管瘤可以自行吸收。
有很多孩子在出生之后,身體上會有很多紅色的“胎記”,其實這些“胎記”有可能不是真正的胎記,而是小兒血管瘤。小兒血管瘤的發(fā)病率非常高。那么,小兒血管瘤應(yīng)該如何治療?
1、自行吸收
大部分孩子身體上的血管瘤不需要治療,隨著身體發(fā)育會慢慢的自行吸收。如果血管瘤的面積很小,且沒有繼續(xù)增大,對容貌也沒有影響的話,就不需要進行治療。不過自行吸收之后可能在皮膚表面留下一些色素沉著,家長可視具體情況來處理。
2、物理治療
如果血管瘤生長在不容易躲避的部位,意外破損的可能性比較大,那可以通過物理方法進行治療。物理方法主要包括液氮冷凍、激光等,具體的治療方法需要參考孩子的實際情況。
3、手術(shù)治療
針對面積比較大的血管瘤,且對容貌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可以通過手術(shù)進行切除,切除之后再進行特殊護理即可。不過手術(shù)切除有嚴格技術(shù)要求,且要保證病情類型適合手術(shù),因此建議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孩子進行手術(shù)。
715次瀏覽 2024-01-05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0次瀏覽 2025-11-10
1015次瀏覽
665次瀏覽
740次瀏覽
701次瀏覽
88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