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濕疹可通過冷敷、保濕護理、外用藥物、口服藥物、光療等方式止癢。過敏性濕疹通常由過敏原刺激、皮膚屏障受損、免疫異常、遺傳因素、環(huán)境因素等原因引起。
冷敷可暫時緩解瘙癢癥狀,使用干凈毛巾包裹冰塊或冷藏的生理鹽水紗布,輕輕敷在患處5-10分鐘。冷敷能收縮血管,降低神經(jīng)末梢敏感度,但需避免直接冰敷導致凍傷。冷敷后需及時涂抹保濕霜,防止皮膚干燥加重。
使用含神經(jīng)酰胺、尿素或甘油的醫(yī)用保濕霜,每日涂抹3-5次,尤其在沐浴后3分鐘內(nèi)涂抹效果最佳。保濕能修復皮膚屏障功能,減少外界刺激引發(fā)的瘙癢。避免含香精、酒精的護膚品,推薦使用薇諾娜特護霜、絲塔芙保濕霜等低敏產(chǎn)品。
中弱效糖皮質(zhì)激素如丁酸氫化可的松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可短期使用,非激素類如他克莫司軟膏、吡美莫司乳膏適合面部及長期治療。外用藥物需薄涂于患處,每日1-2次,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周。合并感染時可聯(lián)用莫匹羅星軟膏等抗生素藥膏。
第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可阻斷組胺受體緩解瘙癢,嚴重者可短期口服潑尼松片。夜間瘙癢明顯者可睡前服用具有鎮(zhèn)靜作用的撲爾敏片??诜幬镄枳襻t(yī)囑,避免自行調(diào)整劑量。
窄譜中波紫外線療法適用于頑固性濕疹,每周2-3次,通過調(diào)節(jié)免疫反應減輕炎癥。治療需在專業(yè)醫(yī)療機構(gòu)進行,可能伴隨皮膚干燥、色素沉著等副作用。光療期間需加強防曬,避免使用光敏性藥物。
過敏性濕疹患者應穿著純棉寬松衣物,避免搔抓導致繼發(fā)感染。日常使用32-37℃溫水沐浴,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nèi),禁用堿性肥皂。飲食需規(guī)避已知過敏食物如海鮮、堅果等,保持室內(nèi)濕度在50%-60%。若瘙癢持續(xù)加重或出現(xiàn)滲液、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至皮膚科就診。
117次瀏覽 2025-10-26
0次瀏覽 2025-10-26
461次瀏覽 2025-10-26
94次瀏覽 2025-10-26
521次瀏覽 2025-10-26
77次瀏覽 2025-10-26
145次瀏覽 2025-10-26
393次瀏覽 2025-10-26
496次瀏覽 2025-10-26
187次瀏覽 2025-10-26
148次瀏覽 2025-10-26
464次瀏覽 2025-10-26
57次瀏覽 2025-10-26
430次瀏覽 2025-10-26
59次瀏覽 2025-07-15
1106次瀏覽 2025-10-26
676次瀏覽 2024-01-05
655次瀏覽 2025-10-26
287次瀏覽 2025-10-26
985次瀏覽 2025-10-26
72次瀏覽 2025-10-26
81次瀏覽 2025-10-26
345次瀏覽
844次瀏覽
666次瀏覽
765次瀏覽
78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