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牙齒拔除以后,是需要一個愈合恢復的過程的,如果在這個過程種,創(chuàng)口受到感染,導致凝血塊脫落,就容易引起干槽癥,干槽癥不但會引起疼痛不適,也可能引發(fā)進一步的感染,那么,干槽癥的癥狀都是什么呢?我們來聽聽專家的介紹。
1、干槽癥主要發(fā)生于下頜阻生智齒拔除后,是由口腔細菌引起的骨創(chuàng)感染。表現(xiàn)為術后拔牙創(chuàng)疼痛,拔牙窩無凝血塊,骨壁暴露。目前多認為創(chuàng)傷和感染及拔牙窩大是其主要病因。因此,為了預防干槽癥的發(fā)生,在拔牙過程中應盡量減少創(chuàng)傷,拔牙后應盡量縮小拔牙創(chuàng)口,應壓迫頰、舌側骨板,使之復位以縮小創(chuàng)口,并應拉攏縫合牙齦,縫合不可過緊過密,以防術后腫脹;拔牙前后可使用抗生素,以預防感染。
2、干槽癥的主要癥狀發(fā)生在拔牙后3-4天,在拔牙局部出現(xiàn)持續(xù)性劇烈疼痛,并且牽涉到耳顳部痛;另外,局部牙槽窩內(nèi)凝血塊呈暗灰色,壞死組織逐漸脫落,使牙槽骨暴露,應用3%過氧化氫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牙槽窩并在其內(nèi)放入碘仿紗條,必要時還需要采取縫合術。
3、臨床上可分為腐敗型與非腐敗型兩類,前者更嚴重而多見。主要癥狀發(fā)生在術后3~4天后的持續(xù)性疼痛,可向耳顳部放射。檢查時,腐敗型者可見拔牙窩空虛,牙槽骨壁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蓋,創(chuàng)內(nèi)有腐敗壞死物質(zhì),有明顯臭味;骨壁有明顯觸痛,創(chuàng)口周圍牙齦略紅腫;局部淋巴結可有腫大,壓痛。偶有發(fā)生張口受限、低熱、全身不適等癥狀。
以上是“干槽癥的癥狀都是什么呢”相關介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0次瀏覽 2025-10-01
370次瀏覽 2024-09-25
101次瀏覽 2025-10-01
878次瀏覽 2023-09-06
356次瀏覽 2025-10-01
928次瀏覽 2025-10-01
161次瀏覽 2025-10-01
187次瀏覽 2025-10-01
205次瀏覽 2025-10-01
440次瀏覽 2025-10-01
72次瀏覽 2025-10-01
96次瀏覽 2025-10-01
103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97次瀏覽 2025-10-01
567次瀏覽 2025-10-01
192次瀏覽 2025-10-01
293次瀏覽 2025-10-01
410次瀏覽 2025-10-01
128次瀏覽 2025-10-01
174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202次瀏覽
312次瀏覽
296次瀏覽
282次瀏覽
251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