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陰道炎是一種由于陰道內(nèi)微生態(tài)平衡失調(diào)引起的陰道分泌物增多,白帶有魚腥臭味及外陰瘙癢灼熱的綜合征。去醫(yī)院進行檢查是女性判斷自己是否有感染細菌性陰道炎的最好方法,下面詳細的介紹細菌性陰道炎的檢查與診斷方法。
一、細菌性陰道炎檢查
實驗室檢查對本病的診斷是十分必要的。單有白帶增多而沒有實驗室檢查是不能診斷本病的。實驗室檢查包括涂片、胺試驗、培養(yǎng)法、生化法、熒光抗體法等。涂片法和胺試驗是簡單易于操作的實驗室方法,對診斷很有幫助。有條件的可以作培養(yǎng)或熒光抗體法試驗。
1、涂片鏡檢 取分泌物作涂片可找到線索細胞(Clue cell)。線索細胞是表面附著有大量的加特納細菌的上皮細胞,特點是上皮細胞表面毛糙或有細小的顆粒,好像撒上了一層面粉。細菌為革蘭氏染色陰性的球狀桿菌。
2、胺試驗 取一滴10氫氧化鉀溶液加入陰道分泌物中,可聞到有魚腥樣氨釋出,這是因為分泌物中胺量較高,遇堿后可放出氨味來。
3、培養(yǎng)法 應(yīng)先分離后再作培養(yǎng),可見到直徑為0.5mm圓形、不透明、表面光滑的菌落。
4、生化法 取陰道分泌液作生化測定,正常婦女乳酸鹽量高,琥珀酸鹽量低,而本病婦女測定值正相反。
5、熒光抗體法 涂片后用熒光抗體染色鏡檢
62286次瀏覽 2020-09-16
59090次瀏覽 2020-08-28
62121次瀏覽 2020-08-28
59433次瀏覽 2020-08-28
67762次瀏覽 2020-08-28
52513次播放 2019-12-25
62759次播放 2019-12-25
58646次播放 2019-12-24
66347次播放 2019-12-10
61678次播放 2019-11-18
356次瀏覽 2024-09-25
18次瀏覽 2025-07-16
20次瀏覽 2025-07-16
8次瀏覽 2025-07-16
91次瀏覽 2025-07-15
12次瀏覽 2025-07-16
16次瀏覽 2025-07-16
4次瀏覽 2025-07-16
11次瀏覽 2025-07-16
6次瀏覽 2025-07-16
11次瀏覽 2025-07-16
22次瀏覽 2025-07-16
14次瀏覽 2025-07-16
14次瀏覽 2025-07-16
18次瀏覽 2025-07-16
16次瀏覽 2025-07-16
10次瀏覽 2025-07-16
9次瀏覽 2025-07-16
10次瀏覽 2025-07-16
8次瀏覽 2025-07-16
20次瀏覽 2025-07-16
9次瀏覽 2025-07-16
4160次瀏覽 2025-02-21
4048次瀏覽 2025-01-13
4126次瀏覽 2024-11-25
4090次瀏覽 2025-02-18
4207次瀏覽 2025-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