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是人體最粗壯的肌腱,連接小腿三頭肌與跟骨,對行走、跑跳等動作起關(guān)鍵作用,需通過科學運動、合理防護和及時治療來避免損傷。
運動前充分熱身可提升跟腱柔韌性,建議進行踝關(guān)節(jié)繞環(huán)、提踵等動作5-10分鐘。避免突然增加運動強度,跑步時選擇緩沖性好的鞋具,減少硬地訓練。運動后通過靜態(tài)拉伸緩解跟腱張力,如弓步壓腿時保持足跟著地30秒。高強度運動后冰敷跟腱區(qū)域10分鐘有助于減輕炎癥反應。
長期穿高跟鞋會縮短跟腱長度,日常建議選擇2-3厘米中跟鞋。扁平足人群可使用足弓支撐墊,分散跟腱負荷。寒冷環(huán)境下運動需穿戴保暖護踝,維持跟腱血供。體重超標者需控制BMI在24以下,每減輕1公斤體重可降低跟腱承重4公斤。
蛋白質(zhì)攝入量每日每公斤體重1.2-1.5克,優(yōu)先選擇魚類、乳清蛋白等優(yōu)質(zhì)蛋白促進肌腱修復。維生素C每日100毫克可通過食用獼猴桃、西藍花補充,幫助膠原蛋白合成。鎂元素缺乏可能引發(fā)肌肉痙攣,適量進食南瓜籽、黑巧克力可維持跟腱彈性。
跟腱炎早期表現(xiàn)為晨起足跟僵硬,活動后減輕。急性斷裂常伴隨啪嗒聲和行走困難,可通過Thompson擠壓試驗自查。慢性勞損者會出現(xiàn)運動后跟腱腫脹,觸摸有結(jié)節(jié)感。出現(xiàn)持續(xù)疼痛超過48小時或局部瘀斑需及時就醫(yī),避免發(fā)展為跟腱鈣化。
急性期采用POLICE原則處理,即保護、適度負荷、冰敷、加壓包扎和抬高患肢。慢性期可進行離心訓練,如臺階緩慢下落練習。體外沖擊波治療適用于頑固性跟腱炎,超聲引導下PRP注射促進組織再生。完全斷裂需在2周內(nèi)進行跟腱吻合術(shù),術(shù)后采用漸進式康復計劃。
日常可進行提踵訓練強化跟腱,雙腳前掌踩臺階,緩慢抬升身體后保持3秒再下落,每組15次。避免長時間赤足行走,游泳和騎自行車是低沖擊替代運動。40歲以上人群每年進行跟腱超聲檢查,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跟腱養(yǎng)護需貫穿全生命周期,兒童期避免過度專項化訓練,老年人注意補鈣預防肌腱脆性增加。
410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103次瀏覽 2025-10-01
370次瀏覽 2024-09-25
293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128次瀏覽 2025-10-01
187次瀏覽 2025-10-01
101次瀏覽 2025-10-01
97次瀏覽 2025-10-01
96次瀏覽 2025-10-01
0次瀏覽 2025-10-01
192次瀏覽 2025-10-01
440次瀏覽 2025-10-01
928次瀏覽 2025-10-01
174次瀏覽 2025-10-01
161次瀏覽 2025-10-01
356次瀏覽 2025-10-01
59次瀏覽 2025-07-15
567次瀏覽 2025-10-01
205次瀏覽 2025-10-01
72次瀏覽 2025-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