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性味如人之性情,寒熱溫涼平。相比之下,營養(yǎng)學(xué)講成分。“寒者熱之,熱者寒之”,體質(zhì)不同,鼓勵進食不同性味的食物。是食物中的什么成分決定食物的性味,目前還不清楚。
中藥也是一樣的,千百年來的經(jīng)驗總結(jié)出來的,哪些是熱性的,哪些是涼性的,目前還搞不清楚機理,但不相信是不行的,不相信,你長期吃熱性的就上火,口干,身上燥熱等等,吃涼性的也有感覺,甚至拉肚子。因為搞不清楚就說是偽科學(xué)態(tài)度就是不對的,人的性格科研搞清楚了嗎?老李愛發(fā)火,是他體內(nèi)的什么物質(zhì)基礎(chǔ)決定了他就愛發(fā)火呀?一樣的道理,草木也有性,草木也有情呀。
寒性涼性的食品如綠豆、芹菜、梨子、香蕉、冬瓜、絲瓜、西瓜、鴨肉、金銀花、胖大海等,都具有清熱、生津、解暑、止渴的作用,對熱性病證或陽氣旺盛、容易上火的人適宜。反之,對虛寒體質(zhì),陽氣不足,喜歡熱飲怕冷,吃干凈的生冷水果也會經(jīng)常鬧肚子的人就應(yīng)該少吃或者忌食。
同樣的道理,羊肉、狗肉、雀肉、辣椒、生姜、茴香、砂仁、肉桂、紅參、白酒等熱性溫性的食物,多有溫中、散寒、補陽、暖胃等功效,對陽虛怕冷,虛寒病癥為宜,熱性病及陰虛火旺的人要少吃或者者忌食。
此外,吃什么食物還要與季節(jié)相適應(yīng),即“天人相應(yīng)”?!端貑枴氛f:“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此其道也”,也就是說,天熱就應(yīng)該少吃熱性的,天氣寒冷就應(yīng)該少吃寒涼的,多吃溫?zé)岬氖称?,這個道理應(yīng)該是很容易理解的。
60112次瀏覽
83513次播放 2021-05-10
85072次播放 2021-05-10
75577次播放 2021-05-10
56398次瀏覽
54546次播放 2019-10-31
62423次瀏覽
60210次播放 2019-03-28
58636次瀏覽
55558次瀏覽
187次瀏覽 2025-07-15
15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385次瀏覽 2024-09-25
35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9次瀏覽 2025-08-21
25次瀏覽 2025-08-21
20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4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26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8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8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23次瀏覽 2025-08-21
4752次瀏覽
4565次瀏覽
4608次瀏覽
4578次瀏覽
461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