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肥胖需通過調(diào)整飲食結構、控制熱量攝入、培養(yǎng)健康飲食習慣實現(xiàn),關鍵措施包括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合理分配三餐比例等。
每日熱量攝入應低于消耗量,成年女性建議控制在1200-1500千卡,男性1500-1800千卡。避免油炸食品、含糖飲料等高熱量食物,用蒸煮替代煎炒。記錄飲食日記有助于識別隱形熱量來源,如調(diào)味醬料、堅果零食等。
優(yōu)先食用糙米、燕麥等全谷物,搭配西藍花、菠菜等非淀粉類蔬菜。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可延緩饑餓感,穩(wěn)定血糖水平。避免精制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糕點,這些食物易導致餐后血糖驟升驟降。
每餐攝入雞蛋、魚類、豆制品等優(yōu)質蛋白,占總熱量20%-30%。蛋白質可延長飽腹時間,減少肌肉流失。乳清蛋白、酪蛋白等動物蛋白的生物利用率較高,植物蛋白需注意氨基酸互補。
采用小餐盤控制份量,進食時細嚼慢咽。避免邊看電視邊吃飯等分散注意力的行為,專注進食能更快產(chǎn)生飽腹感。定時定量進餐,夜間8點后不再攝入主食。
每日攝入25-30克膳食纖維,來自蘋果、梨等帶皮水果及雜糧。水溶性纖維可形成凝膠延緩胃排空,不溶性纖維增加咀嚼次數(shù)。魔芋、菊粉等特殊膳食纖維制品可輔助控制食欲。
長期維持健康體重需要結合規(guī)律運動,每周進行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等。睡眠不足會擾亂瘦素分泌,建議保證7-8小時睡眠。定期監(jiān)測體脂率比單純關注體重更有意義,遇到平臺期可咨詢營養(yǎng)師調(diào)整方案。注意避免極端節(jié)食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兒童青少年減肥需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
522次瀏覽 2025-10-07
6803次瀏覽 2025-10-07
878次瀏覽 2023-09-06
489次瀏覽 2025-10-07
168次瀏覽 2025-10-07
47次瀏覽 2025-10-07
551次瀏覽 2025-10-07
0次瀏覽 2025-10-07
100次瀏覽 2025-10-07
181次瀏覽 2025-10-07
59次瀏覽 2025-07-15
761次瀏覽 2025-10-07
1198次瀏覽 2025-10-07
0次瀏覽 2025-10-07
407次瀏覽 2025-10-07
236次瀏覽 2025-10-07
604次瀏覽 2025-10-07
267次瀏覽 2025-10-07
211次瀏覽 2025-10-07
179次瀏覽 2025-10-07
296次瀏覽 2025-10-07
105次瀏覽 2025-10-07
309次瀏覽
346次瀏覽
201次瀏覽
328次瀏覽
317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