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母嬰傳播可通過孕期抗病毒治療、選擇剖宮產分娩、避免母乳喂養(yǎng)等措施有效預防。母嬰傳播的阻斷措施主要有規(guī)范服用抗病毒藥物、分娩方式干預、新生兒預防性用藥、產后喂養(yǎng)指導、定期隨訪監(jiān)測。
孕婦確診感染HIV后應立即啟動抗病毒治療,常用藥物包括齊多夫定片、拉米夫定片和洛匹那韋利托那韋片。抗病毒治療能有效降低孕婦體內病毒載量,減少胎盤傳播風險。治療需貫穿整個孕期至產后,服藥期間需定期監(jiān)測肝功能及病毒載量。
孕晚期病毒載量超過1000拷貝/毫升時建議擇期剖宮產,可避免產道接觸傳播。剖宮產應在孕38周實施,手術前需強化抗病毒治療。自然分娩僅適用于病毒載量持續(xù)低于檢測下限的孕婦,分娩過程中應避免會陰側切等操作。
所有HIV暴露新生兒出生后6-12小時內需開始服用齊多夫定糖漿,持續(xù)用藥4-6周。高暴露風險嬰兒需加用奈韋拉平混懸液。用藥期間需監(jiān)測血紅蛋白水平,出現(xiàn)嚴重貧血時應調整用藥方案。
HIV陽性母親應完全避免母乳喂養(yǎng),選擇配方奶粉替代?;旌衔桂B(yǎng)會顯著增加傳播風險,須嚴格杜絕。奶粉沖泡需使用70℃以上熱水,喂養(yǎng)器具應每日煮沸消毒。醫(yī)療機構需提供至少6個月的喂養(yǎng)支持與指導。
暴露兒童需在出生后48小時、6周及3個月進行HIV核酸檢測,18個月后需進行抗體檢測。隨訪期間應監(jiān)測生長發(fā)育指標,評估抗病毒藥物副作用。所有預防措施規(guī)范實施后,母嬰傳播率可降至2%以下。
HIV陽性孕婦應建立專屬產檢檔案,由感染科與產科醫(yī)生共同管理。孕期需加強營養(yǎng)支持,每日補充葉酸和鐵劑,保持適度運動。產后需關注心理健康,必要時接受專業(yè)心理咨詢。家庭成員應共同學習防護知識,避免日常生活接觸傳播,同時注意保護孕婦隱私權益。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869次瀏覽 2023-09-06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0次瀏覽 2025-09-03
4856次瀏覽
4835次瀏覽
5072次瀏覽
4862次瀏覽
497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