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型肝炎病毒是人類發(fā)現(xiàn)的第5種嗜肝病毒,在甲型肝炎病毒一樣,主要是通過消化道糞-口途徑傳播,是引起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因。但臨床癥狀比甲型肝炎嚴重,黃疸較深,淤膽型肝炎多見,病程較長,病死率更高,大約1%~4%。
近年來隨著甲、乙型肝炎疫苗的應用,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發(fā)病率明顯下降,而戊型肝炎的發(fā)病率卻逐年上升,成為我國重要公共衛(wèi)生問題。1991-1995年,我國對部分省市的調(diào)查顯示,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為9.6%;而2010年的一項調(diào)查表明,我國人群中戊型肝炎的感染率已經(jīng)上升至20%~40%。
戊型肝炎感染的人群年齡較大,青年人群中發(fā)病率最高,達3%~30%;我國戊型肝炎患者的年齡多在35~82歲,平均年齡為47歲。其中孕婦、老年人和慢性肝病患者是戊型肝炎的高危人群。
戊型肝炎病毒容易感染孕產(chǎn)婦。大約50%~60%的妊娠急性肝炎為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印度戊型肝炎流行期間,患急性肝炎的孕婦中約有80%為戊型肝炎感染。由于妊娠晚期肝臟負擔增大,孕晚期戊型肝炎往往更容易加重,導致重癥肝炎,病死率高達10%~25%。
妊娠早、中、晚期戊型肝炎病死率分別達到1.5%、8.5%和21%。妊娠戊型肝炎重癥病例高達25%~30%。產(chǎn)婦往往在分娩或流產(chǎn)后病情立即惡化,或分娩前一天急劇惡化,迅速發(fā)生肝性腦病,產(chǎn)前與產(chǎn)后出血的發(fā)生率也較高(23%和14%)。因此,孕期一旦發(fā)現(xiàn)戊型肝炎應積極治療,以免疾病加重。
懷孕期間感染戊型肝炎,病毒也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胎兒感染戊型肝炎的主要表現(xiàn)為流產(chǎn)、死產(chǎn)或新生兒死亡。在印度戊型肝炎流行期間,一家醫(yī)院的研究顯示,妊娠期間與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相關的流產(chǎn)、死產(chǎn)和新生兒死亡高達56%。
在印度的兩項獨立的研究中,感染戊型肝炎的母親活產(chǎn)的新生兒在出生1周內(nèi)死亡率分別為15%和50%。蘇丹2010-2011年的一次戊型肝炎流行中,39例感染了戊型肝炎的妊娠婦女中14例胎兒在宮內(nèi)死亡,9例早產(chǎn)。全球每年至少有3000例死產(chǎn)與戊型肝炎相關。
戊型肝炎是可以預防的。妊娠期注意飲食衛(wèi)生,防止“病從口入”,是戊型肝炎基本的預防措施。我國已經(jīng)研制出戊型肝炎疫苗,并得到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認可,在戊型肝炎流行的地區(qū)或流行期間,育齡婦女也可以通過接種戊型肝炎疫苗預防妊娠期戊型肝炎。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694次瀏覽 2023-08-28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07-15
4073次瀏覽 2024-11-23
4132次瀏覽 2024-12-08
4904次瀏覽 2024-11-19
4082次瀏覽 2025-01-14
4046次瀏覽 2025-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