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自己的身體是否健康,做一個檢查便是足夠了。對于小兒腹瀉是否發(fā)生,也是只需要做一些檢查,便是立見分曉。那么小兒腹瀉的檢查事項有著哪些?大家一定很好奇的吧。
1.糞便常規(guī)檢查 大便顯微鏡檢查,注意有無膿細胞,白細胞,紅細胞與吞噬細胞,還應注意有無蟲卵,寄生蟲,真菌孢子和菌絲,有時需反復幾次才有意義,有助于腹瀉病的病因和病原學診斷。
2.大便培養(yǎng) 對確定腹瀉病原有重要意義,1次糞便培養(yǎng)陽性率較低,需多做幾次,新鮮標本立即培養(yǎng)可提高陽性檢出率。
3.大便乳膠凝集試驗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腸道腺病毒等,有較好敏感性和特異性,對空腸彎曲菌腸炎的診斷有幫助。
4.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 對輪狀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異性,有助于輪狀病毒腸炎和其他病毒性腸炎診斷。
5.聚丙烯酰凝膠(PAGE)電泳試驗 此法可檢測出輪狀病毒亞群及不同電泳型,有助于輪狀病毒分類和研究。
6.糞便還原糖檢查 雙糖消化吸收不良時,糞便還原糖呈陽性,pH值<6.0,還原糖檢查可用改良斑氏試劑或Clinitest試紙比色,繼發(fā)性雙糖酶缺乏遠較原發(fā)性多見,原發(fā)性者以蔗糖-異麥芽糖酶缺乏最常見。
7.糞便電鏡檢查 對某些病毒性腸炎有診斷價值,如輪狀病毒性腸炎,諾沃克病毒性腸炎等。
8.血白細胞計數和分類 病毒性腸炎白細胞總數一般不增高,細菌性腸炎白細胞總數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數以上的患兒有桿狀核增高,桿狀核大于百分之10,有助于細菌感染的診斷。
9.血培養(yǎng) 對細菌性痢疾,大腸埃希桿菌和沙門菌等細菌性腸炎有診斷意義,血液細菌培養(yǎng)陽性者有助于診斷。
10.血生化檢查 對腹瀉較重的患兒,應及時檢查血pH,二氧化碳結合力,碳酸氫根,血鈉,血鉀,血氯,血滲透壓,對于診斷及治療均有重要意義。
11.其他 對遷延性和慢性腹瀉者,必要時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試驗,呼氣氫試驗(一種定量非侵入性測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條件可以應用),也可作纖維結腸鏡檢查。
低鉀血癥者應做心電圖檢查;病程遷延者,營養(yǎng)障礙者及感染中毒癥狀重者,應做X線,B超檢查,低鉀血癥者心電圖檢查顯示T波低平,雙向或倒置和出現(xiàn)u波。
上面就是對于小兒腹瀉的檢查的一些解析,不知道是不是已經滿足了大家那心中的好奇心。若是沒有的話,大家還可以自己去尋找一些資料,為自己再充一下電。
58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26次瀏覽 2025-08-21
20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48次瀏覽 2025-03-21
14次瀏覽 2025-08-21
35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18次瀏覽 2025-08-21
53次瀏覽 2025-08-21
18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23次瀏覽 2025-08-21
650次瀏覽 2024-01-05
58次瀏覽 2025-08-21
79次瀏覽 2025-08-21
49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75次瀏覽 2025-08-21
25次瀏覽 2025-08-21
0次瀏覽 2025-08-21
4594次瀏覽
4639次瀏覽
4588次瀏覽
4647次瀏覽
4613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