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可通過熱敷理療、藥物治療、功能鍛煉、中醫(yī)針灸、手術治療等方式改善。肩周炎通常由肩關節(jié)退行性變、外傷勞損、風寒濕邪侵襲、代謝異常、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
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緩解肌肉痙攣。使用40-45℃熱毛巾每日敷患處15-20分鐘,配合紅外線理療燈照射效果更佳。急性期腫脹明顯時可改用冰敷,每次不超過10分鐘。注意避免燙傷或凍傷皮膚,糖尿病患者需謹慎控制溫度。
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緩釋片、洛索洛芬鈉貼劑、鹽酸乙哌立松片等藥物。非甾體抗炎藥可緩解疼痛和炎癥,肌松劑能減輕肌肉痙攣。關節(jié)腔注射玻璃酸鈉可改善潤滑功能。長期服藥需監(jiān)測胃腸道和肝腎功能,禁止自行調(diào)整用藥劑量。
爬墻運動面對墻壁手指交替上爬,鐘擺運動彎腰90度患肢自然擺動。使用彈力帶進行內(nèi)旋、外旋抗阻訓練,每組10-15次,每日2-3組。鍛煉需循序漸進,以輕微疼痛為度,避免暴力牽拉。凍結期患者可在溫水浴中進行關節(jié)活動。
選取肩髃、肩髎、肩貞等穴位進行針刺,配合艾灸條溫和灸。推拿采用揉法、滾法松解粘連,拔罐可祛除風寒濕邪。中藥熏洗選用桂枝、紅花、透骨草等組方。治療期間注意保暖,陰虛火旺者慎用灸法,皮膚破損處禁止拔罐。
關節(jié)鏡下松解術適用于保守治療無效的嚴重粘連病例,麻醉下手法松解需在影像引導下進行。術后早期需佩戴肩關節(jié)支具,逐步開始康復訓練。開放性手術僅用于合并肩袖撕裂等復雜情況,術后存在再粘連風險需堅持功能鍛煉。
肩周炎患者應保持規(guī)律作息,睡眠時避免壓迫患側。飲食注意補充優(yōu)質(zhì)蛋白和維生素,控制高嘌呤食物攝入。日常避免提重物及過度使用空調(diào),冬季佩戴護肩保暖。建議采用淋浴代替盆浴,沐浴后及時擦干身體。若出現(xiàn)夜間痛醒或活動嚴重受限,應及時復查調(diào)整治療方案。堅持記錄疼痛日記有助于醫(yī)生評估病情進展,康復過程中可配合音樂療法緩解焦慮情緒。
201次瀏覽 2025-10-11
158次瀏覽 2025-10-11
0次瀏覽 2025-10-11
1098次瀏覽 2025-10-11
189次瀏覽 2025-10-11
729次瀏覽 2025-10-11
171次瀏覽 2025-10-11
126次瀏覽 2025-10-11
468次瀏覽 2025-10-11
145次瀏覽 2025-10-11
115次瀏覽 2025-10-11
59次瀏覽 2025-07-15
140次瀏覽 2025-10-11
466次瀏覽 2025-10-11
676次瀏覽 2024-01-05
268次瀏覽 2025-10-11
319次瀏覽 2025-10-11
264次瀏覽 2025-10-11
216次瀏覽 2025-10-11
0次瀏覽 2025-10-11
568次瀏覽 2025-10-11
205次瀏覽 2025-10-11
175次瀏覽
215次瀏覽
228次瀏覽
261次瀏覽
29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