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飲食需嚴格控制每日總熱能攝入,根據(jù)體重、活動量及血糖水平個性化調(diào)整。主要原則包括均衡分配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與脂肪比例,優(yōu)先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限制精制糖與飽和脂肪酸攝入。
成年糖尿病患者每日總熱能建議按每公斤標準體重25-30千卡計算,肥胖者需適當減少。標準體重可通過身高厘米數(shù)減去105估算。例如身高170厘米的患者,標準體重約為65公斤,每日總熱量控制在1625-1950千卡。熱量分配應(yīng)遵循早餐20%、午餐40%、晚餐30%、加餐10%的比例。
碳水化合物供能應(yīng)占總熱量的50-60%,優(yōu)先選擇全谷物、雜豆類等富含膳食纖維的低升糖指數(shù)食物。每餐主食量控制在50-75克干重,相當于小碗米飯2/3量。避免食用白糖、蜂蜜等精制糖,水果每日攝入200克以內(nèi),選擇蘋果、梨等低糖品種。
蛋白質(zhì)攝入量占總熱量15-20%,約每公斤體重1-1.2克。優(yōu)質(zhì)蛋白來源包括魚蝦、禽肉、大豆及其制品,紅肉每周不超過500克。腎功能異常者需限制至每公斤體重0.6-0.8克,避免加重腎臟負擔。
脂肪供能不超過總熱量30%,飽和脂肪酸需低于7%。烹調(diào)選用橄欖油、茶籽油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每日用量25-30克。限制動物油脂、椰子油等高飽和脂肪酸食材,避免反式脂肪酸攝入。
采用少量多餐制,每日5-6餐有助于穩(wěn)定血糖。正餐間隔4-5小時,加餐可選擇無糖酸奶、堅果等。注意進食順序,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質(zhì)最后吃主食,細嚼慢咽每口咀嚼20-30次。記錄飲食日記便于監(jiān)測調(diào)整。
糖尿病患者需長期堅持飲食管理,定期監(jiān)測血糖、糖化血紅蛋白等指標。合并高血壓者需同步限制鈉鹽攝入,每日不超過5克。適當配合有氧運動與抗阻訓練,每周累計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出現(xiàn)饑餓感時可增加綠葉蔬菜攝入,必要時在醫(yī)生指導(dǎo)下調(diào)整降糖方案。隨身攜帶含糖食品預(yù)防低血糖,但需注意控制補救性攝糖量。
122次瀏覽 2025-10-15
205次瀏覽 2025-10-15
92次瀏覽 2025-07-15
90次瀏覽 2025-10-15
370次瀏覽 2024-09-25
132次瀏覽 2025-10-15
153次瀏覽 2025-10-15
284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168次瀏覽 2025-10-15
97次瀏覽 2025-10-15
495次瀏覽 2025-10-15
103次瀏覽 2025-10-15
135次瀏覽 2025-10-15
157次瀏覽 2025-10-15
167次瀏覽 2025-10-15
150次瀏覽 2025-10-15
111次瀏覽 2025-10-15
127次瀏覽 2025-10-15
144次瀏覽 2025-10-15
164次瀏覽 2025-10-15
264次瀏覽 2025-10-15
335次瀏覽
522次瀏覽
561次瀏覽
233次瀏覽
34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