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鼻炎高發(fā)季春天降臨時,患者們應盡量避免接觸花和花粉,減少戶外活動,減少鼻炎的發(fā)作率。常見患者就要改善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保持室內的通風了,鼻炎是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疾病,并且治愈率很低,那么鼻炎究竟難治在哪呢?
治療手段主要有免疫治療(脫敏療法)和藥物治療。免疫治療一旦成功,基本上可終生脫敏。免疫治療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6-48個月)和財力(每年3000-4000元人民幣);藥物治療主要包括各種抗過敏藥物和腎上腺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其中鼻內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是近20年來鼻科學的一大進展。很多患者對長期使用激素存有疑慮,其實它對全身不會產生大的副作用,可以長期使用;手術治療僅限于鼻腔結構異常(鼻中隔偏曲和下鼻甲肥大),嚴重妨礙鼻腔通氣或者鼻內噴藥者。
誤區(qū)1、采用“最先進的”治療手段如激光,微波、射頻、冷凍、電離子等“一次性”治愈過敏性鼻炎。上述手段多為以低溫或高溫損壞鼻腔上皮,使鼻腔粘膜暫時處于“免疫休克”狀態(tài),失去對外界的反應。一旦鼻腔粘膜上皮再生,癥狀則再次出現(xiàn)。一般癥狀復發(fā)出現(xiàn)在手術后3-6個月。
誤區(qū)2、癥狀消失了就停藥。過敏性鼻炎使用鼻內激素后,癥狀通常會很快緩解,但是身體的過敏狀態(tài)并未改變,所以如果在短期內停藥,通常在停藥后數(shù)日癥狀復又出現(xiàn)。因此是用鼻內激素最好堅持三個月以上,如果停藥后癥狀復發(fā),還要繼續(xù)使用。
誤區(qū)3:長期全身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通常為口服,肌肉注射,鼻內注射和所謂的穴位注射。經(jīng)上述途徑進入人體的激素,都會分布到全身,如果長期使用,就會出現(xiàn)前面所說的各種副作用。這些方法應該摒棄。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
此癥主要的診斷依據(jù)是病史,鼻內窺鏡檢查和鼻竇冠狀位CT。對于癥狀較輕,可以試用藥物治療,包括粘液稀釋劑,長期小劑量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鼻內或口服腎上腺皮質激素。藥物治療無效或合并有鼻腔結構異常,以及合并鼻息肉的患者,通常需要手術糾正鼻腔結構異常,開放鼻竇的竇口和切除鼻息肉。鼻內窺鏡手術是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誤區(qū)1:長期反復使用抗生素。目前認為細菌感染可能是繼發(fā)性的,通俗地說,就是第二位的原因,因此單純使用抗生素非但起不到治療作用,反而可誘導細菌的耐藥性,導致治療的困難。
誤區(qū)2:手術后不能按時赴約進行復查隨訪。接受鼻內窺鏡手術后,手術部位的粘膜要完全正常,需要6周-6個月的時間,因此術后的隨訪至少需要半年時間。通常是術后一個月內每周復查一次,第二個月開始,每兩周一次,第4個月開始,每個月一次,直到手術部位恢復正常。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1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163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24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0次瀏覽 2025-09-06
5035次瀏覽
4823次瀏覽
4824次瀏覽
5101次瀏覽
5028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