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臨床上蕁麻疹的檢查診斷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征。其發(fā)病機理可以是免疫性(最常見的是IgE介導的I型變態(tài)反應)和非免疫性的。
蕁麻疹的檢查診斷方法
1.盡可能去除或避免一切可疑原因;
2.內服抗組胺藥物,有全身癥狀者可使用皮質類固醇激素,或對癥治療;
3.對檢查變應原試驗陽性的變應原進行脫敏治療;
4.有感染者可采用抗菌素治療但是不可以長久使用,以免產生依賴性;
5.慢性病例可試用封閉療法、自血療法、針刺療法、氧氣療法、組織療法、排汗祛毒法;
一般急性蕁麻疹不需作檢查; 慢性蕁麻疹作變態(tài)反應原檢測。蕁麻疹病因復雜,致敏源廣泛。明確病因是避免復發(fā)的關鍵,對無法避免的致敏源可給予脫敏治療或預防性服藥。
根據不同的類型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案。急性蕁麻疹尤其是伴有全身癥狀者應及時就診,慢性患者可使用多聯(lián)療法或長期用藥逐漸減量,盡量使用最小維持量。
小兒蕁麻疹的檢查診斷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fā)病,也是兒童的多發(fā)病、常見病。兒童蕁麻疹的特點是: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其常見多發(fā)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齡不同,飲食種類不同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各異,如嬰兒以母乳、牛奶、奶制品喂養(yǎng)為主,可引發(fā)蕁麻疹的原因多與牛奶及奶制品的添加劑。
隨著年齡增大,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松、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為過敏的原因。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花生、蛋、草莓、蘋果、李子、柑橘、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螨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它們均易成為過敏的原因。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fā)因素。年長兒、青少年開始對藥物尤其對青霉素容易過敏引發(fā)蕁麻疹。
兒童蕁麻疹由藥物、冷、熱日曬、精神緊張等誘發(fā),及全身性疾病伴發(fā)的蕁麻疹遠比成人少。
 
                          75次瀏覽 2025-10-28
92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60次瀏覽 2025-10-28
58次瀏覽 2025-10-28
 
                          79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57次瀏覽 2025-10-28
 
                            
                          676次瀏覽 2024-01-05
 
                          113次瀏覽 2025-10-28
 
                          87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85次瀏覽 2025-10-28
 
                          85次瀏覽 2025-10-28
 
                          103次瀏覽 2025-10-28
80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51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134次瀏覽 2025-10-28
 
                          0次瀏覽 2025-10-28
 
                            
                          263次瀏覽 2025-03-21
 
            538次瀏覽
 
            561次瀏覽
 
            693次瀏覽
 
            702次瀏覽
 
            60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