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龍瘡是帶狀皰疹的俗稱,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主要表現(xiàn)為沿神經分布的簇集性水皰伴疼痛。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現(xiàn)為水痘,痊愈后病毒潛伏在神經節(jié)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激活,沿感覺神經擴散至皮膚,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和神經損傷。常見誘因包括疲勞、應激、高齡、惡性腫瘤或免疫抑制治療。
發(fā)疹前2-3天出現(xiàn)灼痛或刺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xiàn)紅斑基礎上成簇水皰,沿單側神經節(jié)段呈帶狀分布,常見于胸背部、腰腹部及頭面部。急性期疼痛劇烈,可能伴隨發(fā)熱、乏力等全身癥狀。
皰疹后神經痛是最常見并發(fā)癥,表現(xiàn)為皮損愈合后持續(xù)超過3個月的疼痛。眼部帶狀皰疹可能導致角膜炎、虹膜睫狀體炎等。耳部受累可能引發(fā)面癱、聽力障礙。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出現(xiàn)播散性感染。
根據特征性皮損分布和疼痛癥狀可臨床診斷。不典型病例需進行病毒DNA檢測或血清學檢查。需與單純皰疹、接觸性皮炎、蟲咬皮炎等鑒別,特殊部位發(fā)作需眼科或耳鼻喉科會診。
發(fā)病72小時內啟動抗病毒治療,常用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膠囊、伐昔洛韋片等。疼痛管理使用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配合非甾體抗炎藥。局部護理包括爐甘石洗劑外用、皰疹貼敷料保護。中重度病例需住院靜脈給藥。
帶狀皰疹患者應保持皮損清潔干燥,避免抓撓導致繼發(fā)感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減少摩擦,急性期充分休息,補充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B族有助于神經修復。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可降低50歲以上人群發(fā)病風險,痊愈后仍要注意勞逸結合以防復發(fā)。出現(xiàn)視力改變、劇烈頭痛或排尿困難等警示癥狀需立即就醫(yī)。
145次瀏覽 2025-10-17
89次瀏覽 2025-10-17
164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743次瀏覽 2023-08-28
150次瀏覽 2025-10-17
71次瀏覽 2025-10-17
101次瀏覽 2025-10-17
96次瀏覽 2025-10-17
177次瀏覽 2025-10-17
86次瀏覽 2025-10-17
0次瀏覽 2025-10-17
97次瀏覽 2025-10-17
75次瀏覽 2025-10-17
277次瀏覽 2025-10-17
54次瀏覽 2025-10-17
370次瀏覽 2024-09-25
0次瀏覽 2025-10-17
99次瀏覽 2025-10-17
130次瀏覽 2025-10-17
113次瀏覽 2025-10-17
65次瀏覽 2025-10-17
336次瀏覽
146次瀏覽
632次瀏覽
485次瀏覽
62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