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脫臼屬于關節(jié)損傷,嚴重時需要及時就醫(yī)復位并固定。治療方式主要有手法復位、支具固定、藥物治療、康復訓練和手術治療。
急性期需由骨科醫(yī)生進行專業(yè)手法復位,通過牽引和反向施力使關節(jié)恢復原位。復位后需立即拍攝X光確認對位情況,避免殘留半脫位。兒童患者需家長配合固定患肢防止二次損傷。
復位后需用肩關節(jié)支具或三角巾固定2-3周,保持肘關節(jié)屈曲90度。固定期間避免提重物或劇烈活動,家長需監(jiān)督兒童患者保持制動。拆除支具前需復查關節(jié)穩(wěn)定性。
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緩釋膠囊、雙氯芬酸鈉腸溶片等非甾體抗炎藥緩解疼痛腫脹。嚴重腫脹時可短期使用甘露醇注射液脫水治療。禁止自行使用活血類藥物以免加重出血。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進行肩關節(jié)鐘擺運動、握力球訓練等康復鍛煉,恢復關節(jié)活動度和肌肉力量。訓練強度需遵循康復師指導,避免過早負重導致習慣性脫位。
反復脫臼或合并韌帶斷裂者需行關節(jié)囊修補術、Latarget骨塊移植術等穩(wěn)定性重建手術。術后需石膏固定4-6周,配合系統(tǒng)性康復訓練恢復功能。
治療期間應保持高蛋白飲食促進組織修復,適量補充鈣片和維生素D增強骨強度。恢復期避免籃球、單杠等高風險運動,日?;顒訒r注意保護患肢。若出現(xiàn)關節(jié)彈響或活動受限需及時復診,防止發(fā)展為慢性關節(jié)不穩(wěn)。家長需重點關注兒童患者的康復依從性,定期隨訪至骨骼發(fā)育成熟。
 
                          113次瀏覽 2025-10-30
 
                          102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97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743次瀏覽 2023-08-28
 
                          195次瀏覽 2025-10-30
 
                          86次瀏覽 2025-10-30
 
                            
                          92次瀏覽 2025-07-15
 
                          369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167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98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446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