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潰瘍可通過胃鏡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測、組織病理學檢查、X線鋇餐造影、糞便隱血試驗等方式診斷。胃潰瘍通常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胃酸分泌過多等因素引起,可能表現(xiàn)為上腹痛、反酸、噯氣等癥狀。
胃鏡檢查是診斷胃潰瘍的首選方法,可直接觀察潰瘍部位、大小及形態(tài),同時可進行組織活檢以排除惡性病變。檢查前需禁食6-8小時,醫(yī)生會通過內鏡采集病變組織樣本。胃鏡檢查能清晰顯示潰瘍邊緣是否規(guī)則、基底有無滲血,對判斷潰瘍分期具有重要價值。
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潰瘍的主要病因,檢測方法包括尿素呼氣試驗、糞便抗原檢測和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試驗。尿素呼氣試驗需空腹服用標記尿素膠囊,通過分析呼出氣體判斷感染情況。陽性結果需結合臨床癥狀綜合判斷,根除治療后可復查確認療效。
胃鏡檢查時取得的組織樣本需進行病理學分析,可明確潰瘍性質及是否存在癌變。病理報告會描述黏膜炎癥程度、有無腸化生等癌前病變。對于疑似惡性潰瘍,需多次活檢以提高檢出率,必要時需結合免疫組化檢查輔助診斷。
對于不能耐受胃鏡檢查者,可采用X線鋇餐造影作為替代方案?;颊咝柰谭蛩徜^造影劑,通過X線觀察鋇劑在胃部的填充缺損情況。該方法能顯示潰瘍龕影、黏膜皺襞集中等間接征象,但靈敏度低于胃鏡且無法進行活檢。
糞便隱血試驗可篩查潰瘍引起的隱性出血,常用方法包括化學法和免疫法。檢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動物血、紅肉等干擾食物。陽性結果提示消化道出血可能,需進一步明確出血部位。該檢查適合作為初步篩查或治療后復查指標。
確診胃潰瘍后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戒煙限酒,規(guī)律進食。治療期間需遵醫(yī)囑按時服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鋁碳酸鎂咀嚼片等藥物,定期復查評估療效。若出現(xiàn)嘔血、黑便等出血癥狀應立即就醫(yī)。日常注意保持情緒穩(wěn)定,適當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有助于胃腸功能恢復。
 
                          86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67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187次瀏覽 2025-07-15
 
                          97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369次瀏覽 2025-10-30
 
                          98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446次瀏覽 2025-10-30
 
                          102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401次瀏覽 2024-09-25
 
            859次瀏覽
 
            665次瀏覽
 
            587次瀏覽
 
            765次瀏覽
 
            69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