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癬通常需要做真菌鏡檢、真菌培養(yǎng)、伍德燈檢查等檢查。體癬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的一種淺部真菌病,主要表現(xiàn)為皮膚紅斑、丘疹、水皰、脫屑等,伴有瘙癢癥狀。
真菌鏡檢是診斷體癬最常用的方法,醫(yī)生會從皮損邊緣刮取少量皮屑,放在載玻片上,加入氫氧化鉀溶液后,在顯微鏡下觀察是否有菌絲或孢子。該方法操作簡單、快速,但存在一定的假陰性概率,可能需要重復進行。
真菌培養(yǎng)可以明確致病菌的種類,有助于指導用藥。醫(yī)生會采集皮損處的皮屑或分泌物,接種在特定的培養(yǎng)基上,觀察菌落的形態(tài)、顏色等特征。真菌培養(yǎng)耗時較長,通常需要2-4周才能出結果,但準確性較高。
伍德燈是一種紫外線燈,某些真菌在伍德燈下會發(fā)出特定顏色的熒光。醫(yī)生會在暗室中用伍德燈照射皮損部位,觀察是否有熒光反應。該方法快速無創(chuàng),但只能作為輔助檢查手段,不能單獨用于確診。
對于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或治療效果不佳的患者,醫(y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皮膚活檢。通過取一小塊皮膚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可以觀察到真菌在皮膚中的分布情況,有助于明確診斷。該方法屬于有創(chuàng)檢查,通常在其他檢查無法確診時使用。
血常規(guī)檢查可以了解患者是否有感染跡象,如白細胞計數(shù)升高。對于泛發(fā)性體癬或伴有繼發(fā)細菌感染的患者,血常規(guī)檢查有助于評估病情嚴重程度。該方法不能直接診斷體癬,但可以為治療提供參考。
體癬患者平時要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搔抓患處,防止繼發(fā)感染。衣物應選擇寬松透氣的棉質材料,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浴巾等個人物品。飲食上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有助于增強免疫力。如果癥狀持續(xù)不緩解或加重,建議及時就醫(yī)復查。
 
                          98次瀏覽 2025-10-30
 
                          105次瀏覽 2025-10-30
 
                          86次瀏覽 2025-10-30
 
                            
                          676次瀏覽 2024-01-05
 
                          102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95次瀏覽 2025-10-30
 
                          113次瀏覽 2025-10-30
 
                          97次瀏覽 2025-10-30
 
                          106次瀏覽 2025-10-30
 
                          167次瀏覽 2025-10-30
 
                          369次瀏覽 2025-10-30
 
                          55次瀏覽 2025-10-30
 
                          87次瀏覽 2025-10-30
 
                            
                          174次瀏覽 2025-03-21
 
                          113次瀏覽 2025-10-30
 
                          62次瀏覽 2025-10-30
 
                          473次瀏覽 2025-10-30
 
                          248次瀏覽 2025-10-30
 
                          133次瀏覽 2025-10-30
 
                          209次瀏覽 2025-10-30
 
                          446次瀏覽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