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須瘡是帶狀皰疹的俗稱,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表現為沿神經分布的簇集性水皰伴疼痛。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表現為水痘,痊愈后病毒潛伏在神經節(jié)中。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再激活,沿感覺神經擴散至皮膚,引發(fā)局部炎癥反應和神經損傷。常見誘因包括過度疲勞、精神壓力大、創(chuàng)傷、惡性腫瘤或使用免疫抑制劑等。
發(fā)疹前可有低熱、乏力等前驅癥狀,隨后出現神經痛或皮膚灼熱感。1-3天后患處出現紅斑,迅速發(fā)展為粟粒至黃豆大小的丘疹和水皰,呈帶狀排列。好發(fā)部位為肋間神經、三叉神經等區(qū)域,多為單側分布。病程約2-4周,老年患者易遺留神經痛。
根據特征性皮損和疼痛癥狀即可臨床診斷。必要時可進行病毒抗原檢測、PCR或血清學檢查。需與單純皰疹、接觸性皮炎等疾病鑒別,特殊部位皮疹需排除急腹癥或青光眼等。
早期使用抗病毒藥物如阿昔洛韋片、泛昔洛韋膠囊可縮短病程。疼痛明顯者可服用加巴噴丁膠囊、普瑞巴林膠囊等神經痛藥物。局部可外用阿昔洛韋乳膏,合并感染時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嚴重病例需靜脈注射更昔洛韋注射液。
保持皮損清潔干燥,避免搔抓以防繼發(fā)感染。眼部帶狀皰疹需眼科會診預防角膜炎。高齡患者應加強鎮(zhèn)痛治療,預防帶狀皰疹后神經痛。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發(fā)生播散性感染,需住院觀察。
帶狀皰疹患者應保證充足休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優(yōu)質蛋白和維生素的食物如雞蛋、瘦肉、西藍花等。皮疹未結痂前應避免接觸孕婦和兒童,衣物需單獨清洗消毒。治愈后可通過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預防復發(fā),50歲以上人群建議常規(guī)接種。若出現高熱、頭痛或皮疹擴散等表現需立即就醫(yī)。
101次瀏覽 2025-10-21
310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294次瀏覽 2025-10-21
448次瀏覽 2025-10-21
718次瀏覽 2025-10-21
940次瀏覽 2025-10-21
743次瀏覽 2023-08-28
265次瀏覽 2025-10-21
395次瀏覽 2025-10-21
595次瀏覽 2025-10-21
334次瀏覽 2025-10-21
446次瀏覽 2025-10-21
160次瀏覽 2025-10-21
376次瀏覽 2025-10-21
385次瀏覽 2025-10-21
194次瀏覽 2025-10-21
676次瀏覽 2024-01-05
2225次瀏覽 2025-10-21
219次瀏覽 2025-10-21
287次瀏覽 2025-10-21
753次瀏覽 2025-10-21
513次瀏覽
303次瀏覽
496次瀏覽
625次瀏覽
739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