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治療原則主要包括對癥支持治療、預防并發(fā)癥和隔離防護。手足口病通常由腸道病毒引起,常見于兒童,多數(shù)癥狀較輕,可通過居家護理、退熱鎮(zhèn)痛、口腔護理、皮膚護理、重癥監(jiān)測等方式干預。
輕癥患兒需居家隔離,保持室內通風,避免交叉感染。飲食以流質或軟食為主,如米湯、藕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可使用口服補液鹽預防脫水。家長需每日監(jiān)測體溫和皮疹變化。
體溫超過38.5攝氏度時可遵醫(yī)囑使用布洛芬混懸液或對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禁止使用阿司匹林類藥物。退熱期間配合物理降溫,如溫水擦浴。若持續(xù)高熱不退或伴有寒戰(zhàn),應及時就醫(yī)。
口腔皰疹可用康復新液含漱或利多卡因凝膠局部涂抹緩解疼痛。進食后用生理鹽水清潔口腔,避免繼發(fā)感染。出現(xiàn)潰瘍時可噴灑開喉劍噴霧劑。嬰幼兒可用棉簽蘸取碳酸氫鈉溶液輕柔擦拭。
皮疹部位保持清潔干燥,避免抓撓。皰疹未破潰時可外涂爐甘石洗劑,破潰后使用莫匹羅星軟膏預防感染。穿著寬松棉質衣物,勤剪指甲。合并細菌感染時需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頭孢克洛干混懸劑。
密切觀察神經(jīng)系統(tǒng)癥狀如嗜睡、嘔吐、肢體抖動,以及循環(huán)系統(tǒng)表現(xiàn)如面色蒼白、四肢發(fā)涼。出現(xiàn)這些癥狀提示可能發(fā)展為重癥,需立即住院治療。重癥病例可能需要靜脈注射免疫球蛋白或機械通氣支持。
手足口病患兒恢復期應繼續(xù)隔離1-2周,避免劇烈運動。日常注意手衛(wèi)生,玩具餐具定期消毒。接種EV71疫苗可預防重癥手足口病?;疾∑陂g避免接觸孕婦和免疫力低下人群,患兒糞便需用含氯消毒劑處理。飲食逐步過渡到正常,適當補充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促進黏膜修復。
125次瀏覽 2025-10-24
163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878次瀏覽 2023-09-06
 
                          571次瀏覽 2025-10-24
 
                          57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676次瀏覽 2024-01-05
84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379次瀏覽
 
            303次瀏覽
 
            646次瀏覽
 
            519次瀏覽
 
            53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