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喝湯,不上火”,入夏后,多喝這4種降火湯,清熱解暑

關鍵詞:
關鍵詞:
夏天一到,空調房里待久了總覺得口干舌燥,喝多少水都不解渴?別急著灌冰鎮(zhèn)飲料,老祖宗的智慧早就給出了解決方案——"湯水養(yǎng)人"。那些看似普通的食材組合,其實藏著驚人的清熱魔力。今天就帶你解鎖4款連老中醫(yī)都點贊的夏日降火湯,喝完從頭到腳都舒坦!
1、冬瓜含水量高達96%,是天然"補水神器"
去皮切塊時記得保留冬瓜籽,它們含有葫蘆巴堿,能幫助利尿排毒。燉煮時間控制在1小時左右,太久會破壞營養(yǎng)成分。
2、薏米要選顆粒飽滿的
提前用清水浸泡2小時,更容易煮出膠質。體質偏寒的人可以先把薏米干炒至微黃,減輕涼性。
3、鴨肉記得焯水去腥
選用老鴨更佳,焯水時加幾片姜和料酒。湯煮沸后撇凈浮沫,這樣湯色更清亮。
1、苦瓜處理有訣竅
對半切開后,用勺子刮凈白瓤,這是苦味的主要來源。切片后加鹽抓腌10分鐘,再沖洗干凈,能去除60%的苦味。
2、黃豆要提前準備
最好浸泡8小時以上,或者直接用高壓鍋煮20分鐘。這樣能讓黃豆釋放更多大豆異黃酮,幫助調節(jié)內分泌。
3、排骨焯水有講究
冷水下鍋,加兩段蔥白,水開后再煮3分鐘。這樣處理過的排骨,燉出來的湯完全不油膩。
1、絲瓜選材要看"顏值"
表皮翠綠帶白霜、摸起來硬挺的最新鮮。去皮時別削太狠,保留部分青皮更有營養(yǎng)。切滾刀塊后要立即下鍋,否則容易氧化變黑。
2、蛤蜊吐沙是關鍵
用淡鹽水加幾滴香油浸泡2小時,中途換水兩次。煮湯時等水開再下蛤蜊,開口立即關火,這樣肉質最嫩。
3、豆腐選擇有門道
用內酯豆腐口感更滑嫩,但容易碎。下鍋前可以先用鹽水焯1分鐘,既能去豆腥味,又能讓豆腐更緊實。
1、蓮藕要選對部位
煲湯用粉藕(7孔藕),表皮偏黃褐色、手感粗糙。切塊后立即泡在醋水里,防止氧化發(fā)黑。
2、玉米帶須更營養(yǎng)
別把玉米須扔了,它們含有多種氨基酸。用紗布包起來一起燉,既能保留營養(yǎng)又方便取出。
3、筒骨要"敲骨吸髓"
讓攤主把筒骨敲開,這樣骨髓能充分融入湯中。燉煮時加兩滴白醋,有助于鈣質溶解。
特別注意:這3類人要謹慎喝湯
1、高尿酸人群:老火靚湯嘌呤含量高。
2、腎功能不全者:湯中鉀含量可能超標。
3、胃酸過多人群:肉湯會刺激胃酸分泌。
這些湯方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有位堅持每周喝3次冬瓜湯的姑娘,整個夏天都沒長痱子。記住,解暑不是只有冷飲這一條路,有時候一碗溫熱的湯,反而能讓身體更快"降溫"。明天下班就去市場配齊食材吧,讓這些天然降火劑幫你舒服度夏!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