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生提醒:查出腎病的人,這4類高蛋白食物不要再吃!謹防腎衰竭

關鍵詞:食物
關鍵詞:食物
查出腎功能異常時,飲食調整比吃藥更重要。蛋白質代謝會產生含氮廢物,這些都需要腎臟來過濾排出。當腎臟已經“帶病上崗”時,選對蛋白質來源就成了保腎的關鍵。
1、動物內臟:高嘌呤炸.彈
豬肝、雞胗這類內臟不僅蛋白質含量高,嘌呤含量更是驚人。每100克豬肝含有近300毫克嘌呤,代謝后產生的尿酸會加重腎臟負擔。腎功能不全時,尿酸排泄能力下降,極易誘發(fā)痛風性腎病。
2、加工肉制品:隱形鹽重災區(qū)
香腸、培根、臘肉等經過腌制的肉類,鈉含量通常是鮮肉的5-8倍。高鈉飲食會導致水鈉潴留,升高血壓,而高血壓又是加速腎功能惡化的“助推器”。更別說亞硝酸鹽等添加劑還會增加腎臟解毒負擔。
3、濃肉湯:虛假的“營養(yǎng)品”
長時間熬煮的肉湯看似營養(yǎng),實則溶解了大量嘌呤和脂肪。喝下一碗老火靚湯,相當于給腎臟下達了“加班通知”。特別是乳白色的湯,其實是脂肪乳化產物,對改善腎功能毫無幫助。
4、植物蛋白粉:溫柔的陷阱
健身人群追捧的大豆蛋白粉、豌豆蛋白粉,對腎病患者可能是甜蜜的負擔。植物蛋白雖然質量較高,但過量攝入同樣會增加含氮廢物。很多蛋白粉還添加了磷酸鹽,可能加重鈣磷代謝紊亂。
1、優(yōu)選“輕蛋白”
選擇雞蛋、脫脂牛奶等優(yōu)質蛋白,這些食物產生的代謝廢物較少。每天攝入量控制在每公斤體重0.6-0.8克,比如60公斤的人每天約36-48克蛋白質。
2、分散攝入法
把全天蛋白質配額分到3-4餐,避免集中攝入造成腎臟“過載”。早餐吃個雞蛋,午餐來份蒸魚,晚餐喝杯牛奶,這樣分配更科學。
3、搭配高纖維
用蔬菜、粗糧等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搭配蛋白質,能延緩蛋白質消化吸收速度,減輕腎臟瞬時負擔。比如吃魚肉時配個涼拌秋葵,喝牛奶時加勺燕麥。
1、警惕“隱形蛋白”
很多零食如薯片、餅干都添加了乳清蛋白等成分。購買包裝食品要養(yǎng)成看營養(yǎng)成分表的習慣,避免不知不覺超量攝入。
2、關注尿量變化
如果出現(xiàn)尿量明顯減少或夜尿增多,要及時調整蛋白質攝入量。每天保持1500-2000毫升尿量,有助于代謝廢物排出。
腎臟是個“沉默的器官”,等出現(xiàn)明顯癥狀時往往已經損傷嚴重。從現(xiàn)在開始調整飲食結構,給腎臟減負才是明智之舉。記住,保護腎功能不是要徹底戒掉蛋白質,而是要學會“精打細算”地吃。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