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腸炎通常需要做血常規(guī)、腹部超聲、CT掃描、腹腔鏡檢查等檢查。盲腸炎是闌尾的炎癥,可能與闌尾管腔阻塞、細菌感染等因素有關,通常表現為右下腹疼痛、發(fā)熱、惡心嘔吐等癥狀。
1、血常規(guī)
血常規(guī)是診斷盲腸炎的基礎檢查,通過檢測白細胞計數和中性粒細胞比例判斷是否存在感染。盲腸炎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會升高,中性粒細胞比例增加提示細菌感染。血常規(guī)還能幫助評估炎癥程度,為后續(xù)治療提供參考。檢查前無須空腹,采血后按壓針眼避免出血。
2、腹部超聲
腹部超聲可觀察闌尾形態(tài)及周圍組織情況,適合兒童和孕婦等不宜接受輻射的人群。超聲下可見腫脹的闌尾、周圍積液或膿腫形成。檢查前需保持膀胱充盈以提高圖像清晰度,檢查時醫(yī)生會在腹部涂抹耦合劑并移動探頭。超聲無輻射且操作簡便,但對肥胖患者或腸氣過多者可能顯像不清。
3、CT掃描
CT掃描能清晰顯示闌尾及其周圍結構,診斷準確率較高。CT可見闌尾增粗、壁增厚、周圍脂肪密度增高等典型表現,還能發(fā)現穿孔、膿腫等并發(fā)癥。檢查前可能需要口服或靜脈注射造影劑以增強對比度,檢查時需保持靜止。CT具有輻射性,孕婦應避免,但對復雜病例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4、腹腔鏡檢查
腹腔鏡檢查兼具診斷和治療功能,適用于診斷困難或需緊急手術的病例。通過腹壁小切口插入內鏡可直接觀察闌尾炎癥程度,同時可進行闌尾切除手術。檢查需全身麻醉,術前需禁食禁水,術后注意切口護理。腹腔鏡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但費用較高且需麻醉評估。
確診盲腸炎后應禁食并臥床休息,避免劇烈運動加重腹痛。治療期間飲食以流質或半流質為主,逐漸過渡到低纖維軟食。恢復期可適量補充優(yōu)質蛋白如蒸蛋羹、嫩豆腐等幫助組織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術后患者需保持切口清潔干燥,遵醫(yī)囑定期換藥并觀察有無感染跡象。出現持續(xù)發(fā)熱、切口滲液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就醫(y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