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術后刀口鼓起可能與局部血腫、皮下積液、脂肪液化或瘢痕增生有關,少數(shù)情況下需警惕感染或甲狀腺組織殘留。建議及時復查明確原因。

術后早期刀口鼓起常見于血腫或皮下積液。血腫多因術中止血不或術后劇烈咳嗽導致毛細血管滲血,表現(xiàn)為局部硬結伴淤青,觸痛明顯。皮下積液則因淋巴管損傷引發(fā)淋巴液積聚,觸診有波動感,通常無顯著疼痛。這兩種情況可通過超聲檢查確診,輕度血腫可加壓包扎配合冷敷,積液量超過5毫升需穿刺抽吸。

術后2-3周出現(xiàn)的鼓包需考慮脂肪液化或瘢痕增生。脂肪液化常見于肥胖患者,與電刀熱損傷有關,切口滲出淡黃色油性液體,需敞開引流并定期換藥。瘢痕增生表現(xiàn)為紅色隆起硬結,伴瘙癢感,可通過硅酮敷料或局部注射糖皮質激素治療。若鼓包伴隨紅腫熱痛、發(fā)熱等癥狀,可能提示切口感染,需進行細菌培養(yǎng)并應用抗生素如頭孢呋辛酯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分散片等。
術后應保持頸部制動3天,避免劇烈轉頭動作。飲食選擇高蛋白食物如魚肉、蛋清促進愈合,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每日觀察切口變化,出現(xiàn)進行性腫大、搏動性疼痛或發(fā)熱超過38℃時需立即就醫(yī)。常規(guī)術后1周、1個月、3個月需復查甲狀腺功能及超聲,瘢痕體質患者可早期使用減張器預防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