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RDS分期四級是怎樣的

博禾醫(yī)生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RDS)根據病情嚴重程度分為四級,分級標準主要依據臨床癥狀、血氣分析及影像學表現。
患兒表現為輕度呼吸急促,呼吸頻率每分鐘60次以下,無發(fā)紺或僅在哭鬧時出現。胸部X線顯示雙肺野透亮度輕度降低,可見細顆粒狀陰影。血氣分析提示氧分壓輕度下降,二氧化碳分壓正?;蚵陨?。此期可通過鼻導管低流量吸氧緩解癥狀,多數患兒在生后72小時內逐漸好轉。
呼吸頻率增至每分鐘60-80次,出現持續(xù)性呻吟及吸氣性三凹征。血氧飽和度維持在85%-92%,需頭罩吸氧維持。X線顯示支氣管充氣征明顯,肺野呈毛玻璃樣改變。血氣分析顯示氧分壓明顯降低,二氧化碳分壓輕度升高。此期需考慮無創(chuàng)呼吸支持,部分患兒需要氣管插管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替代治療。
呼吸頻率超過每分鐘80次,出現明顯發(fā)紺及呼吸暫停。血氧飽和度低于85%,需機械通氣支持。X線顯示心緣及膈面模糊,肺野透亮度顯著降低呈"白肺"表現。血氣分析提示嚴重低氧血癥伴呼吸性酸中毒。此期必須立即氣管插管,給予肺表面活性物質并調整呼吸機參數,可能并發(fā)氣胸或肺動脈高壓。
患兒處于瀕危狀態(tài),需高參數機械通氣甚至體外膜肺氧合支持。X線顯示雙肺完全不張,縱隔氣腫或氣胸。血氣分析呈現頑固性低氧血癥和混合性酸中毒。此期病死率高,可能并發(fā)多器官功能衰竭、腦室內出血等嚴重并發(fā)癥,需多學科團隊協(xié)同救治。
對于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患兒,母乳喂養(yǎng)可提供免疫保護因子,喂養(yǎng)時需采用少量多次方式避免嗆咳。維持適宜環(huán)境溫度在36-37℃,濕度保持在60%左右。密切監(jiān)測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及生命體征變化,體位管理建議采用俯臥位改善氧合。避免過度刺激患兒,各項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出院后需定期隨訪肺功能及神經系統(tǒng)發(fā)育情況,預防呼吸道感染。
新生兒打嗝是好事嗎
新生兒腎盂擴張要緊嗎
新生兒不能看燈光嗎
怎樣判斷新生兒咳嗽是否正常
新生兒喝奶老是吐奶怎么回事
新生兒肚子硬硬的鼓鼓的怎么回事
新生兒腿脫臼的癥狀
新生兒腸脹氣要持續(xù)多久
新生兒尿道下裂是嚴重的事嗎
新生兒足底血酪氨酸偏高
新生兒肺炎一般要住院多久
新生兒進icu嚴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