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斷是不是肛竇炎檢查什么

肛竇炎可通過肛門指檢、肛門鏡檢查、直腸超聲、結腸鏡及實驗室檢查等方式診斷。肛竇炎通常由細菌感染、肛竇解剖異常、糞便刺激、肛周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醫(yī)生通過戴手套的手指伸入肛門觸診,可發(fā)現(xiàn)肛竇部位壓痛、硬結或分泌物。該方法能初步判斷肛竇是否存在紅腫、化膿等炎癥表現(xiàn),但對深層病變的敏感性較低。若觸及波動感腫塊可能提示肛周膿腫,需結合影像學進一步檢查。
使用肛門鏡直接觀察肛竇開口,可見肛竇充血水腫、分泌物增多或膿性滲出。檢查時可能發(fā)現(xiàn)肛竇開口擴大、黏膜糜爛等典型表現(xiàn),同時可排除痔瘡、肛裂等伴隨疾病。部分患者檢查時會出現(xiàn)反射性肛門痙攣,需配合深呼吸放松。
高頻超聲能清晰顯示肛竇黏膜層增厚、回聲不均等炎癥改變,對判斷病變深度和范圍優(yōu)于指檢。腔內超聲可發(fā)現(xiàn)肛竇周圍膿腫或瘺管形成,準確率較高。檢查前需清潔灌腸,探頭置入時可能產(chǎn)生輕微不適。
對于反復發(fā)作或伴隨腸道癥狀者,結腸鏡可觀察全結腸黏膜,排除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繼發(fā)因素。檢查中可能取活檢明確病理診斷,但普通肛竇炎通常無須此檢查。術前需進行腸道準備,存在腸穿孔等罕見風險。
血常規(guī)可顯示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升高,C反應蛋白增高提示急性感染。糞便培養(yǎng)有助于鑒別特異性病原體感染,如結核桿菌或艱難梭菌。免疫功能異常者需補充免疫球蛋白檢測,但多數(shù)輕癥患者無須完善全套檢查。
日常需保持肛門清潔,排便后可用溫水清洗,避免用力擦拭。飲食應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如燕麥、西藍花等,減少辛辣刺激食物。出現(xiàn)持續(xù)肛門墜脹、分泌物增多或發(fā)熱時,應及時復查。肛竇炎易復發(fā),治愈后仍需定期隨訪,避免久坐或過度勞累。
可能引起血便的疾病
肛門脹脹像要解大便怎么回事
腸惡性腫瘤是腸癌嗎
蛔蟲會肛門癢嗎
直腸淋巴瘤嚴重嗎怎么治療
肛門皮贅能自己消除嗎
吃飯后肛門墜脹老有便意
接近肛門處長了個痘痘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