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自己得了內痔?內痔長期拖延治療危害很大

許多人認為痔瘡只有外痔之一,但事實并非如此。痔瘡分為內痔、外痔和混合痔。其實內痔對人體的痛苦會使外痔變大。內痔容易大便出血,大便干燥,很多人問如何知道內痔。內痔一定要治好嗎?不治之癥不行嗎?如何判斷自己得了內痔?
脫落:中末期內痔的主要癥狀,主要原因是內痔核結節(jié)變大,粘膜和粘膜的下層與肛門層分離,排便時,內痔結節(jié)可以下降到齒狀線以下,游離到肛門管以外。
瘙癢:末期內痔反復脫落,肛門擴大肌松弛,分泌物增多,肛門周圍濕潤,出現瘙癢和濕疹,嚴重時摩擦疼痛和癢痛,內痔出血貧血,頭暈,食欲不振,大便干燥。
墜落痛:為痛性外痔的主要癥狀,內痔無炎癥時不痛,墜落痛經常發(fā)生在內痔感染、嵌頓和絞痛性壞死中,經常引起劇烈的墜落痛。
便血:內痔早期主要癥狀,有噴射狀出血、點滴出血、手紙帶血等,血色鮮紅,外痔不會引起出血。
為了正確預防內痔的發(fā)生,必須知道內痔在不同時期的表現。內痔在臨床上的分割
第一期內痔:肛腸醫(yī)院主任說,除大便帶血、滴血、射血外,沒有其他自覺癥狀。在鏡頭下,粘膜呈大小不同的結節(jié)狀,質量柔軟,顏色紅的檢查時,按壓柔軟,粘膜表面薄,大便時容易擦破出血,大便經常出血或滴血。痔核體積小,不脫肛。
二期內痔:有間歇性便后滴血史,感染時有肛門膨脹、膨脹、內急后重等癥狀,痔核大,排便時脫離肛門外,便后可自行復位。可見膠膜變厚,痔核表面呈紫紅色,有少量分泌物。排便時,由于糞便刺激或摩擦,容易出血。
三期內痔:痔核體積增大,結締組織增生,粘膜厚,暗紅色,表面粗糙。脫離后不能自然復位,必須用手推回或平臥后復位。痔核頻繁脫落會導致括約肌松弛,用力、咳嗽、行走、蹲下時可能脫落。如脫出后未能及時復位,由于括約肌痙攣、擠壓,以致血液回流受阻,痔核充血腫脹,內有血栓形成,甚者壞死,疼痛劇烈,此為嵌頓性內痔。
如表面發(fā)生潰爛壞死,分泌物增多,除引起劇烈疼痛外,還會出現發(fā)燒、小便困難,甚至因硬大便擦破潰爛痔核表面而引起大出血等癥狀。患者由于反復出血,還會產生繼發(fā)性貧血,有時血紅蛋白可降到20%左右。因此,所有原因不明的貧血患者應注意檢查內痔。
很多人都知道痔瘡長期不治對身體危害很大,但每次都有很多人不重視,也不去醫(yī)院治療,覺得過了一會兒自己就好了。事實并非如此。痔瘡越長治療越困難,患者越受罪。因此,不要為了暫時的便利而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痔瘡長期拖延危害很大,主要有以下幾點:
由于肛門和陰道接近,痔瘡出血或炎癥常常繁殖細菌,陰道感染和刺激,引起婦科疾病。
如果痔瘡不能及時治療,病情惡性惡化,病區(qū)細胞基因發(fā)生變化,可能引起直腸惡化,重者的生命受到威脅。
痔瘡導致肛門感染,肛門硬結,肛竇炎、肛裂、肛瘺、肛門膿腫瘡等反復發(fā)作,久經不治,導致肛門攣縮,侵犯括約肌,易導致肛門失禁。
痔瘡的出血癥狀導致細菌、毒素、膿栓就侵入血液,易引發(fā)敗血癥,毒血癥、濃毒血癥。
長期的痔瘡便血會,隨著患者失血量增加會直接導致缺鐵性貧血。患者會出現面色蒼白、乏力、頭昏、虛弱、記憶力下降等不良癥狀。
由于痔瘡脫落,括約肌松弛,粘液從肛門外流出刺激周圍皮膚,發(fā)生肛門濕疹和肛門瘙癢。
痔瘡的危害性通過以上介紹已經明確,希望引起大家的注意,為了更好地治療痔瘡,必須從預防開始,平時必須從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患痔瘡后立即就診,不要拖延,只會加重病情。
內痔痔瘡用什么藥
內痔瘡有什么癥狀表現
內痔出血但是不疼嚴重嗎
內痔大便出血要緊嗎
內痔會出血嗎大便
治療痔瘡內痔出血方
直腸脫垂和內痔脫出的區(qū)別
如何消除內痔肉球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