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不良習慣可能誘發(fā)小兒中耳炎?中耳炎的護理措施是什么?

寶寶聆聽這個世界的一切美好,是媽媽們的心愿。但是,生活中的小動作很可能會傷害嬰兒耳朵的健康,所以必須注意
一些壞習慣使嬰兒患中耳炎
1、捏鼻子
父母希望嬰兒聰明可愛,對于鼻子稍微塌的嬰兒,父母總是認為捏鼻子可以改造鼻子的形狀,使鼻子挺。但是,捏鼻子的小動作很可能會引起嬰兒急性化膿性中耳炎。鼻子離耳朵那么遠,為什么得了中耳炎?
分析:大人經(jīng)常捏孩子的鼻子,傷害鼻腔粘膜和血管,降低鼻腔本身的防御功能,增加細菌、病毒感染的機會,壓迫鼻腔分泌物,通過咽鼓管侵入鼓室引起中耳炎癥。
預防措施:拔苗助長?No!媽媽們也要提醒家中長輩戒掉隨意提捏孩子鼻子的習慣。
2、躺下喂奶
奶不足的母親用奶粉修復,常識上認為人工喂養(yǎng)的孩子的發(fā)育一點也不亞于母乳喂養(yǎng)的同齡。其實,人工喂養(yǎng)和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沒什么區(qū)別,但母親們必須注意的是喂養(yǎng)的動作,平時習慣躺下喂養(yǎng)的話,嬰兒容易患中耳炎
分析:嬰兒胃腸發(fā)育不完善,進食時吞入空氣,進食中或進食后不久,食道和胃中的食物入喉嚨、口腔或鼻腔。此時,兒童處于平臥位,污染的反流物容易通過咽鼓管侵入耳內(nèi),引起耳內(nèi)粘膜炎癥。
預防措施:母親的哺乳需要斜抱位、半臥位、坐位等良好的體位,不能省事地把孩子放在床上喂食。
3、流鼻涕
嬰兒得了鼻炎,流鼻涕的話,監(jiān)護人總是流鼻涕,你知道嗎?這很可能會給嬰兒帶來中耳炎。因為鼻涕的方法不當引起的災難。
分析:很多母親為孩子流鼻涕的方法不正確,經(jīng)常用兩根手指捏兩側的鼻翼,用力流鼻涕。孩子兩側的鼻孔被捏住,鼻涕的道路被堵住,在外力的強制下噴出鼻子后面的孔,通過咽鼓管侵入中耳,細菌、病毒有機會繁殖引起炎癥。據(jù)統(tǒng)計,約1/3的中耳炎患兒是這樣創(chuàng)造的。
預防措施:提倡積極預防鼻炎的正確方法:用手指按住孩子孩子一側的鼻孔,用力把對側鼻孔的鼻涕從外面抽出來,用同樣的方法把另一側抽出來。如果孩子鼻腔發(fā)堵,鼻涕不易擤出,可先用小兒專用的麻黃素滴鼻液滴鼻,待鼻腔通氣后再擤。
4、濫用奶嘴
很多新媽媽喜歡用沒有奶瓶的安慰奶嘴讓孩子安靜地睡覺。但是,糟糕的是,一段時間后,孩子莫名其妙地得了中耳炎,迫使她放棄安慰乳頭。
分析:調(diào)查了100名半歲到1歲半的嬰兒后,專家們發(fā)現(xiàn)連續(xù)6個月使用安慰乳頭的嬰兒,患中耳炎的概率比不使用者高30%以上。原因是兒童頻繁吸入動作容易使病原菌從鼻腔后端潛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癥。
預防措施:一般半歲后,最遲10個月后應停止嬰兒安慰乳頭,母親們可以用毛絨玩具吸引孩子睡前的注意力,安靜地抱著睡眠。
護理嬰兒中耳炎的方法
1、用奶瓶給嬰兒奶粉最容易給嬰兒中耳炎。嬰兒躺著喝牛奶,牛奶容易流入嬰兒的耳朵,所以建議母親盡量用母乳喂養(yǎng),或者抱著嬰兒喂養(yǎng)。
2、長期給嬰兒安撫奶嘴也會引起中耳炎。
3、患有中耳炎的嬰兒應避免感冒,因為感冒可能會導致中耳炎。
4、讓嬰兒充分睡眠,睡覺時,可以提高頭部,減少耳道內(nèi)充血引起的腫脹。
5、嬰兒發(fā)燒時也給嬰兒補充水分,發(fā)燒會使嬰兒身體的水分通過發(fā)熱消失,給嬰兒補充水分時應補充實質(zhì)性的水溶液,如糖水、牛奶等,而不是白開水利尿的溶液
6、給嬰兒剪指甲,嬰兒耳朵疼痛和耳朵不舒服,年齡過小的嬰兒表現(xiàn)不出來,躁動不安,拉感染的耳朵,給嬰兒剪短指甲,不要讓嬰兒挖耳朵。
7、隨時護理,嬰兒患中耳炎后,應保證周圍隨時有監(jiān)護人的護理。因為嬰兒可能會惡心或嘔吐。耳膜穿孔時,分泌物會流出。如果是慢性中耳炎,耳膜會增厚和疤痕,耳膜痕,耳膜的活動性會下降,耳腔會產(chǎn)生膽脂瘤。這種情況下,監(jiān)護人必須馬上帶著嬰兒再次看醫(yī)生,看是否需要手術治療。
8、喂奶時,最好讓寶寶采取半坐位。正確的哺乳姿勢是,坐著哺乳的話,把嬰兒抱在懷里,讓嬰兒坐在半座位上,嬰兒上半身靠的腿可以用長椅墊高的躺著哺乳的話,母親用胳膊支撐嬰兒的上半身和頭部,取得最合適的角度。
兒童支氣管炎如何護理
兒科常見疾病護理常規(guī)
宮腔粘連手術后如何護理?防止“復粘”,得做好這幾件事
肛瘺手術后如何護理?注意做好這4點護理工作,促進康復
小孩手足口病怎么護理
兒童中耳炎能不能吃雞蛋羹
兒童支氣管炎護理
急性中耳炎怎么能快速止疼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