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后臉色可說明肝臟情況 7中食物可解酒

夏天很熱,喝一些冰啤酒是許多人的首選。然而,經(jīng)常在晚上喝酒,尤其是在睡覺前,肯定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一定的傷害。那么,夏天喝酒需要注意什么呢?如何緩解酒對身體有好處?
臉可以說明肝臟的健康狀況
1、酒后臉紅者肝損傷嚴重
飲酒臉紅,醫(yī)學上稱為潮紅,代表體內(nèi)乙醇脫氫酶多,乙醛脫氫酶少,使酒精的主要成分乙醇轉(zhuǎn)化為乙醛非???。同時,肝臟需要提供大量的P450酶,將其轉(zhuǎn)化為乙酸。過量飲酒會消耗更多的肝臟P450酶,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尤其是肝病患者。
從醫(yī)學上講,“臉紅的人可以多喝酒”的說法是錯誤的!研究表明,任何食物進入人體后都需要消化和代謝。酒精代謝主要取決于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2(ALDH2)。酒精含量高的人體內(nèi)的乙醛脫氫酶2相對足夠。喝紅臉的人表明肝臟中的乙醛脫氫酶2較少,酒精代謝會減慢和阻塞。體內(nèi)的酒精會刺激血管擴張,導致面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皮膚發(fā)紅(如頸部)。此外,還會出現(xiàn)心跳加快、惡心等醉酒癥狀。
臉紅的人不能喝酒,這一結(jié)論在國外研究界也得到了認可。美國《PlosMedicine》雜志2009年第三期第六卷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酒精性臉紅反應:飲酒未知食管癌風險因素》的論文。美國國家酗酒與酒精中毒研究所和日本九里濱酒精過敏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聯(lián)合發(fā)現(xiàn),對于缺乏乙醛脫氫酶2或這種酶不能正常發(fā)揮作用的人來說,隨著酒精攝入量的增加,食管癌的風險增加。這種風險發(fā)生的可能性遠遠大于那些飲酒后“面不變色”的人。
2、酒后臉白的人不應該喝太多酒
人們通常認為“臉紅的人酒量小,臉白的人酒量大,可以喝。”其實這是不對的。
酒后臉白的人,體內(nèi)活性高的乙醇脫氫酶和乙醛脫氫酶少,主要靠肝臟中的P450酶慢慢氧化,靠體液稀釋酒精。大量飲酒容易引起昏迷和急性酒精中毒。飲酒后,肝臟的負擔增加,心臟的跳動加快,負擔加重。為了給主要器官提供足夠的血液,有些人表現(xiàn)出臉白。事實上,這是人體自我保護的一種信號,或一種反應。
飲酒后,8%的乙醇被十二指腸和空腸吸收,其余由肝臟分解。但過量飲酒后,血壓會下降。為了維持正常血壓,身體會收縮全身的血管和毛細血管,從而保護大腦和主要器官。這必然會導致外周血管血流減少,使面部蒼白。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你認為你繼續(xù)喝大量的酒,就像在火上澆油,雪上加霜一樣,很容易傷害你的身體。
3、酒后臉青應該滴酒
少數(shù)飲酒后臉色發(fā)青的人吸收乙醇5~10分鐘內(nèi),面部感到灼熱,面部或全身皮膚出現(xiàn)潮紅、搏動性頭痛、呼吸困難、惡心、嘔吐、出汗、口渴、胸痛、低血壓、暈厥、視力模糊、精神障礙等癥狀,醫(yī)學上稱為“乙醛綜合征”
解酒誤區(qū)
濃茶解酒:“喝濃茶可以解決葡萄酒”是許多人最常見的觀點。但事實上,濃茶并不全面。丁元偉解釋說,雖然濃茶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肝臟保護作用,但濃茶中的茶堿會收縮血管,升高血壓,但會加重頭痛。
喝醋解酒:有人說喝醋或酸的東西可以緩解酒精。丁元偉說:“作為一名消化科醫(yī)生,我最害怕的是酸性的東西?!弊畛?,酒精對胃腸粘膜的刺激并不小。如果你仍然喝醋或吃酸性食物,會加重對胃腸粘膜的刺激,容易誘發(fā)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
推薦幾種解酒食品
1、香蕉:飲酒后吃一些香蕉可以降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緩解飲酒后心悸、胸悶等癥狀。
2、芹菜:芹菜富含B族維生素,能分解酒精含量,減少酒精對肝臟的危害。
3、蜂蜜:?蜂蜜是一種很好的解酒食品。很多人都聽說過。喝酒后會引起頭痛,尤其是紅酒引起的頭痛。喝蜂蜜能有效緩解癥狀,醒酒效果好。
4、?西紅柿:番茄汁含有特殊的果醬,能分解酒精成分,榨汁不方便,或飲酒后吃一些新鮮的番茄,能緩解酒后頭暈。
5、西瓜:?西瓜是夏季最常見的水果之一。它不僅能清熱、祛火、解油膩,還能加速尿液中酒精的排出,防止酒精過度積聚的危害。
6、葡萄:?葡萄是一種難得的美味,口感十佳。新鮮葡萄還富含酒石酸,可以減緩皮膚老化,消除自由基,消除葡萄酒中的乙醇,從而達到解酒的效果。
7、?酸奶:酸奶是胃腸道健康的好幫手。它可以在我們的胃里形成一層粘膜,減少一些食物對胃的刺激。當我們喝酒時,它可以減緩酒精的吸收,緩解飲酒后的精神興奮和易怒。
蘿卜是肝衰的“刺客”?告誡:不想肝臟“受傷”,少吃這3種蔬菜
出門散步有這4個表現(xiàn),恭喜你!說明你肝臟可太健康了!
脂肪肝還吃花生?醫(yī)生再三強調(diào):要想肝臟健康,3種堅果要少吃!
肝臟有病,走路先知?走路時出現(xiàn)3個怪象,可能是肝癌的前兆
肝臟指數(shù)高是怎么回事
乳腺癌轉(zhuǎn)移肝臟中藥可以控制嗎
兒童B超肝臟大小正常值
哪些皮膚病跟肝臟有關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