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患者需避免高脂、高纖維、乳制品及刺激性食物,選擇低渣、易消化的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飲食。急性期優(yōu)先補充水分和電解質(zhì),恢復期逐步添加溫和食物。
1.高脂食物加重腸道負擔
油炸食品、肥肉、奶油等含大量脂肪,需要膽汁和胰液參與消化。腹瀉時腸道蠕動過快,無法有效分解脂肪,可能誘發(fā)腹痛或加重腹瀉癥狀。烹飪方式建議選擇清蒸、水煮,避免使用動物油。
2.高纖維食物刺激腸黏膜
全麥面包、芹菜、豆類等粗纖維食物會機械性摩擦發(fā)炎的腸壁。膳食纖維吸收水分后膨脹,可能加速腸道蠕動。急性期可食用過濾后的米湯、去筋瘦肉,待大便成形后再添加煮軟的胡蘿卜等低纖維蔬菜。
3.乳制品可能引發(fā)乳糖不耐
腹瀉會造成小腸絨毛暫時性損傷,降低乳糖酶分泌能力。牛奶、冰淇淋等含乳糖食品可能引發(fā)腹脹、腸鳴??蛇x用無乳糖配方奶或發(fā)酵酸奶,其乳糖含量較低且含益生菌。
4.刺激性食物損傷消化道
辣椒、酒精、咖啡因等會刺激胃腸黏膜,增加腸道滲透壓。生冷食物如刺身、冰飲可能引發(fā)腸痙攣。建議進食溫熱的藕粉、小米粥,飲品選擇淡鹽水或蘋果汁(稀釋后)。
5.特殊注意事項
嚴重腹瀉伴嘔吐需禁食4-6小時,通過口服補液鹽補充鈉鉀離子。嬰幼兒應繼續(xù)母乳喂養(yǎng),人工喂養(yǎng)者改用防腹瀉奶粉。慢性腹瀉患者需排查食物過敏原,常見如海鮮、堅果等。
腹瀉期間飲食管理直接影響康復進程,建議采用"BRAT飲食法"(香蕉、米飯、蘋果泥、吐司)過渡。若持續(xù)48小時未緩解或出現(xiàn)血便、高熱,需立即就醫(yī)排除感染性腸炎等疾病?;謴惋嬍澈?周內(nèi)仍需避免酒精和生食,逐步重建腸道菌群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