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是一種罕見的獲得性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核心特征是紅細胞膜缺陷導致血管內溶血,典型表現為睡眠后血紅蛋白尿。治療需根據溶血程度選擇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或造血干細胞移植。
1.遺傳因素
該病并非直接遺傳,但存在PIGA基因獲得性突變,導致糖基磷脂酰肌醇錨定蛋白合成障礙。這種突變發(fā)生在造血干細胞階段,使紅細胞對補體異常敏感?;驒z測可發(fā)現X染色體上PIGA基因變異,但家族聚集病例極少見。
2.環(huán)境誘因
某些病毒感染可能觸發(fā)疾病發(fā)生,包括EB病毒、巨細胞病毒等?;瘜W物質接觸如苯類化合物可能增加風險。電離輻射暴露也是潛在誘因,曾有放療后發(fā)病的個案報道。避免接觸有機溶劑、定期監(jiān)測血常規(guī)對高危人群很重要。
3.病理機制
補體系統(tǒng)過度激活是核心環(huán)節(jié)。缺陷紅細胞缺乏CD55、CD59等補體調節(jié)蛋白,睡眠時呼吸性酸中毒加劇補體活化,導致血管內溶血。典型表現為晨起醬油色尿,可伴黃疸、乏力。確診需做流式細胞術檢測GPI錨定蛋白缺失。
4.藥物治療方案
潑尼松是首選藥物,初始劑量1mg/kg/d,緩解后逐漸減量。難治性病例可用依庫珠單抗,每周900mg靜脈注射,能特異性抑制補體C5。免疫抑制劑環(huán)孢素3-5mg/kg/d對部分患者有效,需監(jiān)測血藥濃度。
5.手術治療選擇
異基因造血干細胞移植是唯一根治手段,適用于年輕且配型成功的患者。脾切除術對部分病例有效,能減少紅細胞破壞。血漿置換適用于急性溶血危象,每次置換2000ml新鮮冰凍血漿。
6.日常管理要點
避免劇烈運動防止機械性溶血,每日飲水量保持2000ml以上。缺鐵患者可口服琥珀酸亞鐵0.1g每日三次,但需警惕鐵劑誘發(fā)溶血。疫苗接種應避開肺炎球菌、腦膜炎球菌等含多糖抗原的疫苗。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需終身監(jiān)測,定期檢查網織紅細胞、乳酸脫氫酶水平。突發(fā)高熱、腰痛提示溶血危象,需立即就醫(yī)。新型補體抑制劑如ravulizumab可延長給藥間隔,患者應保持與血液科醫(yī)生的長期隨訪。
腎小管蛋白尿的主要起因
復禾遷移
腎動脈狹窄會有蛋白尿嗎
復禾遷移
腎小管蛋白尿的主要起因是什么
復禾遷移
蛋白尿3個加但不水腫
復禾遷移
妊娠蛋白尿對胎兒會有什么影響
什么是糖化血紅蛋白
糖化血紅蛋白是什么
孕晚期蛋白尿什么癥狀
百度智能健康助手在線答疑
立即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