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炎可通過保持耳道干燥、局部用藥、口服藥物、物理治療、手術治療等方式治療。外耳道炎通常由細菌或真菌感染、耳道損傷、過敏反應、耳道異物、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避免耳道進水是外耳道炎的基礎護理措施。游泳或洗頭時可使用防水耳塞,沐浴后及時用棉簽吸干外耳道水分。潮濕環(huán)境易滋生細菌真菌,加重炎癥。同時需避免頻繁掏耳,減少對耳道皮膚的機械刺激。若伴有瘙癢癥狀,可遵醫(yī)囑使用硼酸酒精滴耳液輔助收斂止癢。
細菌性感染常用氧氟沙星滴耳液、環(huán)丙沙星滴耳液等抗生素制劑,真菌性感染則選用克霉唑滴耳液。用藥前需清潔耳道分泌物,保持藥物充分接觸患處。嚴重腫脹時可聯(lián)合地塞米松磷酸鈉滴耳液減輕炎癥反應。局部用藥可能出現(xiàn)輕微刺痛感,持續(xù)不適需及時復診調整方案。
對于彌漫性感染或伴隨發(fā)熱者,需口服頭孢克洛分散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等抗生素。過敏體質患者可選用氯雷他定片緩解瘙癢腫脹。疼痛明顯時配合布洛芬緩釋膠囊鎮(zhèn)痛。需注意抗生素療程須足量完成,避免耐藥性產生。用藥期間禁酒并觀察是否出現(xiàn)皮疹等不良反應。
急性期可采用紅外線照射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每次15分鐘。頑固性水腫可嘗試超短波治療,通過高頻電磁場作用加速炎癥消退。治療期間需保護眼睛免受輻射,糖尿病患者慎用熱療。物理治療通常作為藥物輔助手段,需連續(xù)進行5-7天。
形成耳道膿腫需行膿腫切開引流術,術中清除壞死組織并留置引流條。嚴重外耳道狹窄可能需實施耳道成形術。術后每日換藥至創(chuàng)面愈合,期間避免劇烈運動防止傷口裂開。糖尿病患者術后需加強血糖監(jiān)測,預防感染擴散。
外耳道炎患者日常應選擇寬松耳機避免壓迫,忌食辛辣刺激食物?;謴推诿恐軓筒槎狼闆r,發(fā)現(xiàn)聽力下降或耳悶脹感應及時就診。長期反復發(fā)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免疫力低下人群可適當補充維生素C增強抵抗力。避免使用未經消毒的器具掏耳,兒童患者家長應監(jiān)督用藥并防止污水入耳。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174次瀏覽 2025-03-21
 
                            
                          59次瀏覽 2025-07-15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0次瀏覽 2025-10-31
 
            763次瀏覽
 
            417次瀏覽
 
            519次瀏覽
 
            580次瀏覽
 
            64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