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皮膚瘙癢可通過保濕護理、避免刺激、抗組胺藥物、糖皮質(zhì)激素藥膏、光療等方式緩解。全身皮膚瘙癢通常由皮膚干燥、接觸性皮炎、蕁麻疹、濕疹、肝膽疾病等原因引起。
皮膚干燥是全身瘙癢的常見誘因,日常需使用含尿素或神經(jīng)酰胺的保濕霜,洗澡水溫控制在40℃以下,減少使用堿性洗浴產(chǎn)品。干燥環(huán)境下可使用加濕器維持空氣濕度,避免頻繁搔抓導致皮膚屏障受損。建議選擇無香精、無酒精的醫(yī)學護膚品,每日涂抹2-3次。
接觸化纖衣物、洗滌劑殘留、塵螨等物質(zhì)可能誘發(fā)接觸性皮炎,表現(xiàn)為瘙癢伴紅斑。應穿著純棉透氣衣物,新衣物清洗后再穿,床上用品每周用60℃熱水清洗。避免接觸寵物皮屑、花粉等常見過敏原,清潔時戴手套隔離化學刺激物。
蕁麻疹引起的瘙癢可遵醫(yī)囑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滴劑、依巴斯汀片等二代抗組胺藥,這類藥物能阻斷組胺受體減輕風團和瘙癢。慢性蕁麻疹患者可能需要長期規(guī)律用藥,用藥期間注意嗜睡等不良反應,避免與鎮(zhèn)靜類藥物同服。
濕疹導致的局部瘙癢可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丙酸氟替卡松乳膏等中效激素藥膏,每日薄涂1-2次控制炎癥反應。面部及皮膚皺褶處應選用氫化可的松軟膏等弱效制劑,連續(xù)使用不超過2周。頑固性皮損需配合他克莫司軟膏等鈣調(diào)磷酸酶抑制劑。
對于常規(guī)治療無效的泛發(fā)性瘙癢,窄譜UVB光療可通過抑制免疫反應改善癥狀。通常每周治療3次,累計15-20次后可見效,治療期間需佩戴護目鏡保護眼睛。光療禁忌證包括光敏性疾病、皮膚腫瘤等,肝功能異常者需謹慎選擇。
日常應避免過度清潔皮膚,沐浴后3分鐘內(nèi)及時涂抹保濕劑。飲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適當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E。貼身衣物選擇淺色純棉材質(zhì),洗滌時徹底漂凈。若瘙癢持續(xù)超過2周、夜間加重或伴黃疸、消瘦等癥狀,需排查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等系統(tǒng)性疾病。瘙癢劇烈時可用冷毛巾濕敷代替抓撓,防止繼發(fā)感染。
216次瀏覽 2025-10-11
468次瀏覽 2025-10-11
0次瀏覽 2025-10-11
115次瀏覽 2025-10-11
268次瀏覽 2025-10-11
466次瀏覽 2025-10-11
187次瀏覽 2025-07-15
145次瀏覽 2025-10-11
0次瀏覽 2025-10-11
1098次瀏覽 2025-10-11
126次瀏覽 2025-10-11
205次瀏覽 2025-10-11
264次瀏覽 2025-10-11
729次瀏覽 2025-10-11
676次瀏覽 2024-01-05
568次瀏覽 2025-10-11
189次瀏覽 2025-10-11
158次瀏覽 2025-10-11
319次瀏覽 2025-10-11
140次瀏覽 2025-10-11
201次瀏覽 2025-10-11
171次瀏覽 2025-10-11
287次瀏覽
381次瀏覽
208次瀏覽
249次瀏覽
355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