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后跟長骨刺可通過休息制動、物理治療、藥物治療、封閉治療、手術(shù)治療等方式治療。腳后跟長骨刺通常由慢性勞損、足底筋膜炎、跟骨退行性變、外傷、肥胖等原因引起。
減少站立行走時間,避免劇烈運動,穿軟底鞋或使用足弓墊減輕足跟壓力。急性期可臥床休息1-2周,配合抬高患肢促進血液循環(huán)。日常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選擇有緩沖功能的運動鞋。
采用超聲波、沖擊波等物理療法緩解炎癥,每日熱敷20分鐘改善局部血運??膳浜现嗅t(yī)推拿、針灸松解足底筋膜,每周治療3次。夜間使用足踝支具保持足背屈姿勢,防止筋膜攣縮。
遵醫(yī)囑使用塞來昔布膠囊緩解疼痛,雙氯芬酸鈉凝膠局部涂抹消炎。跟骨骨刺伴滑囊炎時可口服洛索洛芬鈉片,合并骨質(zhì)疏松需配合阿侖膦酸鈉片。中藥熏洗可用威靈仙、透骨草等活血化瘀藥材。
疼痛頑固者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局部封閉注射,常用復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聯(lián)合利多卡因。每月注射不超過3次,全年總量需控制。注射后48小時內(nèi)避免沾水,觀察有無血糖升高反應。
保守治療無效且影響行走時,可考慮關(guān)節(jié)鏡下骨贅切除或足底筋膜松解術(shù)。術(shù)后需石膏固定2周,逐步進行踝關(guān)節(jié)功能鍛煉。開放性手術(shù)適用于巨大骨刺伴跟腱滑囊炎病例。
日常保持體重在正常范圍,避免長時間負重行走。每日用40℃溫水泡腳15分鐘,配合足底筋膜拉伸訓練。飲食注意補充鈣質(zhì)和維生素D,適度曬太陽促進鈣吸收。若出現(xiàn)持續(xù)夜間痛或晨僵,需及時復查排除類風濕性關(guān)節(jié)炎等疾病。
0次瀏覽 2025-10-05
125次瀏覽 2025-10-05
80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112次瀏覽 2025-10-05
191次瀏覽 2025-10-05
90次瀏覽 2025-10-05
106次瀏覽 2025-10-05
195次瀏覽 2025-10-05
199次瀏覽 2025-10-05
415次瀏覽 2025-10-05
187次瀏覽 2025-07-15
104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878次瀏覽 2023-09-06
330次瀏覽 2025-10-05
202次瀏覽 2025-10-05
259次瀏覽 2025-10-05
431次瀏覽 2025-10-05
0次瀏覽 2025-10-05
247次瀏覽 2025-10-05
436次瀏覽 2025-10-05
168次瀏覽
312次瀏覽
239次瀏覽
306次瀏覽
260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