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鐵食物主要有動物肝臟、紅肉、貝類、深色蔬菜和豆類等。鐵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參與血紅蛋白合成,缺乏可能導致貧血,建議通過多樣化飲食補充。
豬肝、雞肝等動物肝臟富含血紅素鐵,吸收率較高。每100克豬肝含鐵量超過20毫克,適合缺鐵性貧血人群。烹飪時建議焯水去除部分膽固醇,搭配維生素C豐富的蔬菜可提升鐵吸收率。注意過量食用可能增加維生素A蓄積風險。
牛肉、羊肉等紅肉是優(yōu)質(zhì)血紅素鐵來源,每100克瘦牛肉含鐵約3毫克。紅肉中的鐵生物利用率較高,建議選擇瘦肉部位,每周攝入量控制在300-500克。高溫煎烤可能產(chǎn)生有害物質(zhì),推薦采用燉煮等低溫烹調(diào)方式。
牡蠣、蛤蜊等貝類含鐵量突出,每100克牡蠣含鐵約7毫克。貝類同時提供鋅、硒等礦物質(zhì),但需徹底加熱避免寄生蟲感染。痛風患者應控制攝入量,過敏體質(zhì)者需謹慎食用。
菠菜、莧菜等深色蔬菜含非血紅素鐵,每100克菠菜含鐵2-3毫克。雖然吸收率低于動物性食物,但富含葉酸和維生素K。建議焯水減少草酸含量,與柑橘類水果同食可提高鐵吸收效率。
黃豆、黑豆等豆制品含植物性鐵,每100克黃豆含鐵約8毫克。豆類蛋白質(zhì)豐富,適合素食者補充鐵元素。發(fā)酵豆制品如豆腐乳、納豆可提升礦物質(zhì)吸收率,但需注意鈉含量控制。
建議缺鐵人群優(yōu)先選擇動物性鐵源,素食者可通過維生素C強化非血紅素鐵吸收。長期嚴重缺鐵需就醫(yī)排查消化道出血等病因,避免自行服用鐵劑。日常飲食注意葷素搭配,避免濃茶、咖啡與高鐵食物同食影響吸收。孕婦、經(jīng)期女性及生長發(fā)育期兒童應定期檢測血清鐵蛋白水平。
 
                          168次瀏覽 2025-10-06
 
                          121次瀏覽 2025-10-06
 
                          0次瀏覽 2025-10-06
 
                          243次瀏覽 2025-10-06
 
                          132次瀏覽 2025-10-06
 
                          554次瀏覽 2025-10-06
 
                          199次瀏覽 2025-10-06
 
                          159次瀏覽 2025-10-06
 
                            
                          187次瀏覽 2025-07-15
 
                          181次瀏覽 2025-10-06
 
                          114次瀏覽 2025-10-06
 
                            
                          174次瀏覽 2025-03-21
 
                          0次瀏覽 2025-10-06
 
                          148次瀏覽 2025-10-06
 
                          170次瀏覽 2025-10-06
 
                          199次瀏覽 2025-10-06
 
                          825次瀏覽 2025-10-06
 
                          1314次瀏覽 2025-10-06
84次瀏覽 2025-10-06
 
                          269次瀏覽 2025-10-06
 
                          0次瀏覽 2025-10-06
 
                          0次瀏覽 2025-10-06
 
            215次瀏覽
 
            125次瀏覽
 
            278次瀏覽
 
            280次瀏覽
 
            234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