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是兩種不同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區(qū)別在于發(fā)病機制、癥狀特征及治療方式。哮喘通常由過敏或遺傳因素誘發(fā),表現(xiàn)為可逆性氣流受限;慢性阻塞性肺病則多與長期吸煙或環(huán)境污染相關,呈現(xiàn)進行性不可逆氣流阻塞。
哮喘的發(fā)病與氣道高反應性密切相關,接觸過敏原如花粉、塵螨后引發(fā)免疫球蛋白E介導的炎癥反應,導致支氣管平滑肌痙攣和黏液分泌增多。慢性阻塞性肺病主要由煙草煙霧等有害顆粒刺激引起,肺泡壁破壞和氣道重塑導致持續(xù)性通氣功能障礙,病理改變以中性粒細胞浸潤為主。
哮喘發(fā)作時出現(xiàn)突發(fā)性喘息、胸悶和夜間咳嗽,癥狀具有間歇性和可變性,使用支氣管擴張劑后迅速緩解。慢性阻塞性肺病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呼吸困難伴咳痰,晨起加重且逐年惡化,肺功能檢查顯示固定性氣流受限,急性加重期常需抗生素治療。
哮喘診斷依賴支氣管激發(fā)試驗或舒張試驗顯示氣道可逆性,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值升高。慢性阻塞性肺病需通過肺功能檢查確認吸入支氣管擴張劑后FEV1/FVC比值小于0.7,胸部CT可見肺氣腫或支氣管壁增厚等結構性改變。
哮喘控制以吸入性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為主,按需使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慢性阻塞性肺病需長期應用長效抗膽堿能藥物,中重度患者需加用吸入激素,急性加重時配合氧療和機械通氣支持。
哮喘患者經規(guī)范治療多可維持正常肺功能,兒童期發(fā)病者部分可隨年齡增長緩解。慢性阻塞性肺病呈不可逆進展,晚期易合并肺心病和呼吸衰竭,五年生存率隨疾病嚴重程度下降。
兩類疾病患者均需避免接觸刺激性氣體,保持環(huán)境清潔濕度適宜。哮喘患者應定期進行過敏原檢測和峰流速監(jiān)測,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需堅持肺康復訓練和疫苗接種。建議呼吸科門診定期隨訪,根據病情變化調整治療方案。
110次瀏覽 2025-10-27
155次瀏覽 2025-10-27
59次瀏覽 2025-10-27
117次瀏覽 2025-10-27
59次瀏覽 2025-07-15
123次瀏覽 2025-10-27
146次瀏覽 2025-10-27
102次瀏覽 2025-10-27
75次瀏覽 2025-10-27
85次瀏覽 2025-10-27
51次瀏覽 2025-10-27
119次瀏覽 2025-10-27
82次瀏覽 2025-10-27
54次瀏覽 2025-10-27
129次瀏覽 2025-10-27
187次瀏覽 2025-07-15
75次瀏覽 2025-10-27
63次瀏覽 2025-10-27
153次瀏覽 2025-10-27
79次瀏覽 2025-10-27
77次瀏覽 2025-10-27
29次瀏覽 2025-10-27
725次瀏覽
616次瀏覽
604次瀏覽
644次瀏覽
686次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