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氣管擴張可能由感染、免疫缺陷、遺傳因素、氣道阻塞及吸入性損傷等原因引起。支氣管擴張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咳嗽、大量膿痰、反復咯血等癥狀,可通過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及手術等方式干預。
反復呼吸道感染是支氣管擴張的主要病因。細菌、病毒或真菌感染導致支氣管壁結構破壞,常見病原體包括銅綠假單胞菌、流感嗜血桿菌等。感染后炎癥反應使支氣管黏膜水腫、纖毛功能受損,分泌物滯留進一步加重感染。治療需根據(jù)病原學檢查選用敏感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片,同時配合乙酰半胱氨酸顆?;?。
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免疫缺陷患者易發(fā)生支氣管擴張。免疫球蛋白缺乏癥、艾滋病等疾病導致機體防御功能下降,難以清除氣道病原體?;颊叱:喜⒈歉]炎、中耳炎等反復感染。治療需靜脈注射人免疫球蛋白,針對HIV感染者需規(guī)范抗病毒治療,使用復方磺胺甲噁唑片預防機會性感染。
囊性纖維化、原發(fā)性纖毛運動障礙等遺傳病可直接導致支氣管擴張。囊性纖維化跨膜傳導調節(jié)因子基因突變引起黏液分泌異常,纖毛結構異常則影響氣道清潔功能。這類患者多在兒童期發(fā)病,伴有胰腺功能不全等表現(xiàn)。治療需長期使用胰酶腸溶膠囊補充消化酶,吸入甘露醇粉促進排痰。
腫瘤、異物或淋巴結壓迫造成局部支氣管阻塞時,遠端氣道因分泌物引流不暢易繼發(fā)擴張。阻塞性肺炎反復發(fā)作會破壞支氣管軟骨支撐結構。需通過支氣管鏡取出異物或切除腫瘤,解除阻塞后配合氨溴索口服溶液稀釋痰液,必要時行肺葉切除術。
長期吸入有毒氣體、粉塵或胃酸反流均可損傷氣道。職業(yè)性接觸氯氣、二氧化硫等化學物質會引發(fā)慢性支氣管炎,胃食管反流導致酸性物質反復刺激氣道黏膜。治療需脫離污染環(huán)境,使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控制反流,霧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懸液減輕炎癥。
支氣管擴張患者需每日進行體位引流促進排痰,選擇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增強體質。寒冷季節(jié)注意佩戴口罩預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觸煙霧等刺激性氣體。定期復查肺功能及胸部CT評估病情進展,急性加重時及時就醫(yī)調整治療方案。長期吸煙者必須嚴格戒煙,接種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可降低感染風險。
163次瀏覽 2025-10-24
153次瀏覽 2025-10-24
469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150次瀏覽 2025-10-24
122次瀏覽 2025-10-24
96次瀏覽 2025-10-24
105次瀏覽 2025-10-24
97次瀏覽 2025-10-24
87次瀏覽 2025-10-24
84次瀏覽 2025-10-24
125次瀏覽 2025-10-24
50次瀏覽 2025-10-24
149次瀏覽 2025-10-24
370次瀏覽 2024-09-25
571次瀏覽 2025-10-24
425次瀏覽 2025-10-24
412次瀏覽 2025-10-24
676次瀏覽 2024-01-05
57次瀏覽 2025-10-24
95次瀏覽 2025-10-24
77次瀏覽 2025-10-24
742次瀏覽
495次瀏覽
707次瀏覽
762次瀏覽
775次瀏覽